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为文化产业发展“大文章”着墨添彩

——重庆市政协聚焦演艺产业培育和发展协商建言

2022年09月05日 21:31  |  作者:凌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重庆9月5日电(记者 凌云)重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秀的人文精神积淀。8月31日,围绕“做大做强文化产业”主题,市政协主席会议开展重点协商。

令与会者眼前一亮的是,这次议政建言选取了演艺产业培育和发展这一“小切口”,“力求协商得更深一些、更精一些、更专一些、更细一些、更实一些。”市政协副主席周勇说。

更亮眼的是重庆演艺产业刚刚交出的成绩单:今年5月开展西南地区首个“演艺新空间”命名工作;6月推出全国首个“演艺地图”;7月出台全国首个旅行社组客看演出奖励机制……近年来,重庆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艺术门类繁荣发展,艺术人才不断涌现,演艺经纪、演艺团体、演艺培训机构等市场主体管理不断规范,为打造富有巴渝山水颜值、独特人文气质的国际化都市演艺聚集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四五”赋予演艺产业发展新的时代命题。怎样补短板、强弱项,为写好文化产业发展“大文章”着墨添彩?根据前期专题调研和网络主题议政收集的意见,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薛竹在作综述发言时,从为文艺院团制定针对性发展政策、探索演艺新业态创新发展、完善演艺场馆规划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队伍体系等方面提出15条建议。

委员们同声相和,精准建言——

“以创新赋能文化新业态,打造‘演艺+’发展新模式。”市政协常委、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陈兴芜认为,要鼓励演艺行业关注演艺IP的价值外延,让文化艺术与旅游、展览、科技、商业、地产等领域相结合,推出更多更具特色的演艺产品和服务,拉动文化消费升级。

市政协委员、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都市频道总监韩咏秋对此深有同感。“要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他建议,用科技创新改造传统演艺业态,着眼于数字经济时代受众需求,强化科技在音乐、歌舞、戏剧、曲艺、杂技等传统演艺行业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演艺行业转型升级。

围绕进一步加大重庆演艺空间建设,市政协常委、三峡博物馆党委书记程武彦提出,整合主城演艺空间资源,结合市场需求和演艺空间资源构成,因地制宜构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全业态演艺空间体系,“力争在低投入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资源效能。”

“人才是关键,队伍是基础。”市政协委员、市京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党总支书记程联群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院团人事制度改革、强化艺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加大对传统文艺院团的保护和支持,搭建更多平台,从根本上助力艺术人才的发展。

应邀到会的市政府副市长但彦铮表示,对委员意见建议“照单全收”“逐项落实”。他说,将从大力培育本土演艺品牌、持续抓好演艺空间建设、优化演艺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发力,推动重庆演艺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工作提质量上台阶,用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消费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演艺 发展 文化 产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