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要闻

"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之发现篇④ | 石峁,相隔千年宛如初见

专访石峁遗址考古队领队,陕西省政协委员、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

2022年09月22日 08:10 | 作者:司晋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文明探源·委员漫谈】

不断的追问

作者 叶小文

习近平总书记说,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囿于专业所限,我以前对考古并没有太多的了解。直到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我们在全国政协委员读书群里开启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讨,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入地了解考古的魅力。文明探源意义重大,然而,要拿出实证,则必须通过考古学家手中的武器。

王巍、袁靖、王震中等专家在读书群里现身说法,令大家了然,正是通过考古挖掘,良渚、陶寺、石峁、二里头这些“明星遗址”,得以穿过历史尘埃,来到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一睹先人之貌。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不只有灿然的群星,还有不灭的人间烟火,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独有的馈赠。

在读书群中,有读者提问,“新石器时代,以农耕为基础的满天星斗、重瓣花朵的区域文化,为什么最后月明星稀,只有二里头文化一枝独秀?”

群里书友认为,这是个“大哉问”,极为深刻,需要深究。因为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中华文明的起源,而且也涉及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何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一石激起千层浪,书友讨论纷纷。集各位高见,我认为,中国“大一统”传承的“一元”基础,也可以说,正是接地利、应天时、顺人和——地利天时人和。

“地利”,概括地说是一条长江、一条黄河,尽管奔腾千年、时而泛滥甚至改道,但一直孕育着、紧系着中华民族,这是不争的事实。顺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扩展开去,拉住长城内外(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都向着生产方式相对更先进的一端融合),走向大海大洋(顺流而下,进入南海、东海,深入太平洋)。所以,讲一元多样之“元”,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长江黄河,乃是承载中华文明“地利”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如果“地利”是“形而下”的,“天时”就是载于“地利”之上的大趋势、大规律,是“形而上”的。

正是气候环境变化,人类为了生存必须从森林走向农耕,人类文明就开始萌生了。青铜器极大地提高了农耕的生产力,二里头文明就诞生了。我认为,接地利、应天时,必致“顺人和”,即中华文明“始于一元多样,归于多样一体”,也即中国“大一统”传承的“一元”文化基础。

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不断拓展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历史脉络的认知。中华文明从距今5000年到4000年期间形成的各区域文明各自发展交流共聚,转变为中原王朝引领的一体化性进程,展示出多源汇为一体的发展路线。面向未来,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还原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过程,需要在考古实证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论分析。同时,关于不同时期的文明发展历程还有许多谜题等待破解,尤其是中国早期文明的发展特征还有待深入研究。只有在不断的追问中,我们才会距离真实最近。

这期“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中国”系列报道所展示的陕西石峁考古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个缩影。在石峁,我们不仅感受到北方远古老城址的雄峻,更能体会到不同文明的交融交汇和兼收并蓄,在文明的涌动中,感通古今,追本溯源。收录石峁考古过程和资料的陕西考古博物馆是唯一一个以考古学科命名的博物馆,对考古学科的理论方法,以及文物保护和重要考古发现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展示,大家如果有机会去参观遗址,一定不要忘记造访这个考古博物馆。

中华文明“始于一元多样,归于多样一体”。把“一元”的圆心固守住,把包容的多样性(多线性)半径尽量拉长,画出最大同心圆,永固中华儿女大团结!

(作者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张佳琪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