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委员有话说

于变乱交织中坚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23年02月09日 07:29  |  作者:于洪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动荡变革期。在此形势下,我们要科学研判人类社会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国际战略格局和地缘政治环境变革方向,全面推进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宗旨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妥善维护并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与安全利益,全面实践与世界同行与时代同步的崇高理念。

第一,大国发展态势与大国关系走向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大国关系的内涵与走势,决定着世界格局发展演变的方向和前景。冷战结束以来,世界上的主权国家增加到将近200个,多极化进程曲折发展。中美俄欧四大力量依然是多极化的主要推动力。

令人不安的是当前大国关系的复杂和紧张程度。美国凭借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后在国际事务中获得的独特优势,肆意操纵国际组织,粗暴干涉别国内政、野蛮处理全球事务,试图凭借美元霸权和军事同盟来管理世界。欧盟与美国历史文化底蕴不同、地缘政治环境不同、发展诉求与安全关切不尽一致,但欧美双方基于相近的价值观体系和全球治理观,建立了牢固的、跨大西洋并影响全球的强权伙伴关系。

中俄两国由于和美欧历史文化不同、发展道路不同、制度设计不同、治理方式不同、对外战略取向亦不同,被美国和欧盟视为战略性竞争对手、系统性或制度性对手。大国关系正朝着东西方冷战的2.0版、似无似有的阵营对抗的方向持续发展。国际社会翘首以待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竞争合作相得益彰的新型大国关系框架,至今没有形成。

第二,国际大环境与周边小环境复杂严峻,中华民族全面复兴任重道远。

中国坚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道路,全力推进基于本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成就卓著,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升,大大超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的承受能力。

当前,亚太地区的安全态势与发展环境加速演变,环中国周边的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西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气候和地缘安全环境,远比冷战结束之初更复杂。

第三,中国当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积极应对世界变乱交织的新挑战。

大国关系和整个国际关系剧烈变动,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国际战略格局深刻重组,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根本改变人类文明曲折前行的历史大势,而是进一步证明:和平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合作共赢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诉求。与此相关联,中国主张各国政府和人民相向而行,努力构建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最终走向命运共同体,不但完全契合中华民族与世界同在、与时代同行的崇高理念,也完全适应人类社会包容互鉴、共同进步的根本利益。

有鉴于此,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周边环境何等复杂,中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实践,坚定不移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倡导的新发展观、新利益观、新安全观、新责任观、新合作观和新文明观。中国要永远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公理与正义一边,坚持做既勇于担当又善于担当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理念。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要全面而持久地向国际社会阐明这一重要思想,即通过和平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是中华民族优良品格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使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决定的,同时也是世界发展大势,特别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厚望与期待所决定的。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当全速推进。中国要有理有利有节地继续反对孤立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种族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要继续倡导多边主义,推动互利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一道探索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新路径;要继续参与各种安全对话,维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体系,探讨全球治理的新机制新规则。

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也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进一步展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将表现为多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合作,包括全球治理合作与共同安全合作。中国对外合作的平等性、互利性、务实性、共赢性和可持续性,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届时,中国将向国际社会释放更多的红利。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将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新的选择,中华民族将为人类文明互学互鉴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2月09日   第 03 版)

编辑:李敏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