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林文增:歌剧舞剧创新在于“接地气儿”

2014年02月13日 17:26 | 作者:杨雪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问:新创的歌剧中应用了这么多的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这是否是近年来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创新与改革的成果?
  答:这是这么多年以来我们改革的一个重点,中国歌剧舞剧院的责任就是要推出中国化民族歌剧、舞剧。今年我们推出的另一部新剧——舞剧《孔子》也是以这种“接地气儿”的艺术呈现方式获得了成功的。今年我们制作了3部歌剧、1部舞剧,大体都是这个思路。
  问:一年3部歌剧1部舞剧,这样“高产”会不会影响质量?
  答:现在看来没有影响质量的问题。相反,我们集中地推出这些作品,它们之间也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如果只搞一台剧的话,可能还没有这样一个良性的推动作用,但连做3部歌剧、1部舞剧,大家的创作热情被调动起来,创作氛围也热起来了。
  问:对于歌剧舞剧贴近百姓的改革路线业界是否存在争议?
  答:争议一直都有的。但是我们不想去争论这个问题,我们就是鼓励坚持创作,坚持我们的改革创新的理念——努力取得观众的欢迎,让观众坐在剧场里是一种享受,从而真正地接受歌剧。我们坚持不去争论,因为在争论的过程中,时间就浪费了。先实践下来再去看,实践能够证明我们是否成功。
  问:歌剧、舞剧的关注毕竟是小众的,这些年歌剧舞剧院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对于观众的定位问题呢?你们是认为有小一部分忠实的、懂得歌剧舞剧的观众能够持之以恒地关注它就足够了,还是想做一些更普及性的工作呢?
  答:我们是要做普及工作的。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接受歌剧、舞剧艺术,因此我们努力在题材上和艺术上作出一些努力和创新。如这次我们的舞剧《孔子》,打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牌,吸引了不少原来并不喜欢歌剧舞剧的观众。我听说,《孔子》开演前,有很多人在嘀咕:将孔子做成舞剧,怎么呈现?“孔子”要怎么跳舞啊?大家有所怀疑。但我看到,很多人在看完以后,都觉得非常棒,受到了震撼。舞剧《孔子》最近正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证明这种富有中华文化因子的舞剧,在西方也得到了认可。
  问:您认为歌剧、舞剧的所谓“民族化”改革与“文化走出去”有没有艺术观念上的矛盾冲突?
  答:这是没有冲突的,比如《红河谷》,是文化走出去的代表,《孔子》也是文化走出去的代表。全世界现在在100多个国家建设有孔子学院,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理念,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舞剧《孔子》就不仅是一台演出,它还有一种责任,是这样一种作为。我想,中国歌剧舞剧院能够借助艺术这种大家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孔子的理想、理念中所具有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是非常有意义的。
  问:据我所知,中国歌剧舞剧院定了一条发展路线:以商演收入,盘活歌剧舞剧创作,几年下来实践情况如何?商演进行得艰难吗?
  答:商演做得还是比较顺利的。我们将商演的收益,补贴到歌剧、舞剧中去,使得歌剧、舞剧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可以说,在我们剧院,没有商演,歌剧、舞剧也不会发展得这么顺利。
  问:这样的路线,对院团的创新改革是否具有启示?答:我们的思想是比较具有开拓性的,我们不拘一格用人才,如歌手李玉刚,我们就是要不拘一格收纳人才。这种做法,有的单位是不敢做的,也不敢想,我们大胆尝试了。
  问:这也正是我今天想要问您的一个问题,像中国歌剧舞剧院这样一个在人们的心目中非常“学院”的艺术殿堂,为什么要引进李玉刚这样具有民间,或者说“草根”意味的歌手?目的是不是商演的压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答:也不只是商演这一块,我们看重李玉刚的观众基础比较广泛这一点。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毛主席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文艺不是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所以只要是广大群众欢迎的,我们就要努力去做!我想,我们不能局限在一小部分人和一小部分专家的视野中。对我们来说,群众的口碑不亚于专家的评论,如果大多数的群体都看不懂,你的存在价值在哪里?更何谈深层价值!
  问:近几年的两会中,您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在全国各地奔走演出,如何解决好剧院的生存问题。这是不是每个院团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答:是的,所以从我们现在走的路子看,我们的选择是对的。演员的生存环境改善了,就有精力抓艺术搞艺术创新了。有了老百姓喜欢的节目,他们也认可、高兴。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两全其美,可以实现了“双赢”。现在文艺界有种现象,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其实在老百姓那里口碑好不好,不是你自己说了算的。老百姓对你的作品不接受,你吹你的,老百姓也懒得理论,这叫“自娱自乐”。拿着票到处送人,演了一两场就不再演了,下一部作品还这么做。这样是很危险的,“自娱自乐”,国家的钱财就这么浪费了。少则几百万元,动辄上千万元!问:是的,这会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答:我觉得这还不只是浪费的问题,这是在犯罪!老百姓看不懂你的东西,你连服务对象都没有。你只想着所谓的艺术感觉,想着盈利,太自私了!当然这个问题不是哪个具体的单位或某一个人的问题。这需要有评估和监管,特别是花了纳税人的钱的演出。
  问:您曾在东方歌舞团担任副团长长达8年之久,后来来到中国歌剧舞剧院任院长,定位不同的院团,您是如何考虑发挥各类院团的特色和优势的?
  答:发挥各自的优势吧!别人不敢想的你要敢想,人家不敢做的你要敢做。比如我现在在歌剧舞剧院,排歌剧的时候,就要勇于打破老的传统,旧的思维观念和影响发展的条条框框,那些陈旧的、沉闷的和过时的要敢于摒弃,比如我们的歌剧要求不超过一个半小时,不拖沓冗长,这样一来,演出时间短,中场休息就取消了,这种“规矩”的打破可能也是其他人所不敢的,但我们觉得这是演出的需要,艺术完整表达的需要,就做了,效果很好。还比如,在人才方面。现在我们歌剧舞剧院没有论资排辈一说。在机会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用作品说话。总而言之,做事业,人才是永远的关键,无论你是否在改革中。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歌剧 舞剧 艺术 剧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