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北京大医院关闭“便民门诊”引关注 院方:打击药贩子

2014年08月25日 08:01 | 作者: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陆士奇:便民门诊”应坚持开展、有序开展

  在多年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以及苏州市立医院等苏州几所最好的医院就已经开设了“便民门诊”。虽然门诊开设时间和服务内容略有差别,但是总体上还是方便了百姓不看病、只开药的需要,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更是一大福音。然而,不仅北京已经有多所三甲医院停止开设“便民门诊”,在苏州,三甲医院中要求关闭“便民门诊”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作为一名医生,平心而论,医院取消“便民门诊”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一是存在用药安全的隐患。二是现行的政策并没有规定医院必须开设“便民门诊”,政策上的缺失使“便民门诊”与普通门诊不同,医药费报销范围的限制,也引发诸多质疑。三是由于“便民门诊”可以让患者家属代替配药,有人便利用管理漏洞,擅自倒卖医院内部药剂牟利。四是“便民门诊”吸引了原本应该流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患者,更加造成了大医院的“人满为患”……这一系列问题不得不令人思考,在老百姓看病难问题普遍存在的今天,中国特色的“便民门诊”究竟路在何方?

  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实现不同等级医院的分级诊疗目标,是当前医疗改革的重点。从大的趋势来看,逐步取消“便民门诊”确实符合改革的方向。但是,无论怎么改革,想方设法改善老百姓看病难的境况,应该是根本目的。以苏州某三甲医院为例,2013年的门急诊总量达到140多万人次,其中“便民门诊”量仅为23000多人次。虽然“便民门诊”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是对个体患者而言,看病难的困境确实得到了缓解。开设“便民门诊”虽然不是最终目标,却是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现阶段应该如何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从而让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取代“便民门诊”的作用。没有过渡阶段的“一刀切”关闭“便民门诊”,既有可能增加短期内的医患矛盾,也无助于引导患者向基层分流。

  为此,笔者建议:

  一要鼓励各大医院坚持开设“便民门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因噎废食。可以深入调查、汇总现有“便民门诊”开设现状,既要总结推广成功可行的经验和做法,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对待存在的现实困难,不能因为有矛盾就回避,不能因为有难度就关停。

  二要制定完善“便民门诊”的政策规定。要尽可能解决大医院开设“便民门诊”的后顾之忧,认真研究现行制度细节,堵住政策漏洞,例如规范医生资质、限制处方权限、共享健康档案等,宁可砍掉一些“便民门诊”不规范的服务内容,也应把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让“便民门诊”坚持开展、有序开展。

  三要尽快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基层医疗机构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都建成与大医院同步的水平,过分强调扩大基层医疗机构的药物品种、提升检验硬件条件和医生的诊疗水平,无异于揠苗助长。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应该有的放矢,完善家庭医生和健康档案的衔接,完善社区医院首诊和转诊机制,完善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结对共建,完善全科医生培养成长的体系,强调基础化、公共化、特色化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四是加强全民医疗素养的积累。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改变老百姓的就诊习惯。长期以来,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在大医院,老百姓迷信专家就医,许多原本可以在基层医疗机构解决的健康问题,却要到大医院就诊,加剧了看病难的现象。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不断引导,需要社会舆论的不断宣传,需要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形成老百姓合理的就医习惯和秩序,才有助于逐步缓解看病难的困境。

  (作者系苏州市政协委员,农工党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支部主任、主任医师)

 

编辑:付鹏

01 02 03

关键词: 北京 医院 便民门诊 打击药贩子 保证用药安全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