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王林旭: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有胸怀和眼界

2014年11月20日 10:49 | 作者:王林旭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C2014-11-20zx301_P_1_1827_415_2038_693

 

 

  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就要把重点置于走进人心,把落点置于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

 

  文化发展水平既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力所在。只有在文化和经济同时繁荣的情况下,中国梦的实现才称得上是全面的实现。

 

  要将建设世界文化强国作为目标。“文化大国”和“文化强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表示国家拥有的文化财富众多,后者表示国家文化对外辐射力的强大。文化的辐射就是价值观辐射,只有价值观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国家,才称得上是文化强国。为此,在制定文化的国际传播战略时,我们的目标不应局限在让世界了解中国,而应有更大的传播期待。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要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目标不同,思路也会不同。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其文化必定要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强劲增长,往往伴随着文化影响力的加强,使世界日益关注、研究以致认同其文化的传统与创新。

 

  2013年6月12日,笔者应邀出席了第67届联大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主题辩论会,并以专题辩论会的主讲人身份阐述了文化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5位主讲人中,来自亚洲的只有我一人,联合国对中国文化国际地位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这从一个方面表明,随着中国在国际上政治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世界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度也在增加,在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了有利条件。

 

  要准确把握文化传播的基本方向。要建设一个文化强国,首先需要认清世界文化的现状和走势。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文化将走向何处?是各行其是,相互竞争,还是走向交会?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一个国家对待软实力的态度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固守文化;第二种是输出文化;第三种是加入世界的文化创新,并在这场潮流中尽可能多地贡献自身的文化,达到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相融境界。

 

  笔者认为,相融是我们扩大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最有效途径。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各国在变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而具有积极相融态势的文化会更容易扩大自身影响。影响世界文化的演进,占据主动地位,这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不同文化互不排斥只解决了相容相处的问题,而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才能解决交融的问题,在交融中我们的文化成分占有越多,文化传播的效果就越显著。交融要求我们与传播对象取得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最有利于让文化突破意识形态的藩篱。

 

  要站在世界发展的高度上开展创新。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明确了我们创新文化的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中国文化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上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蕴藏丰富的宝库,这是我们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的基础和出发点。时代在发展,我们继承传统的第一要义是继承前人的创新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就是要立足于中国的文化立场去发展它,让创新成为一种面向世界未来的文化再创造。而面向世界的文化创新,就要把重点置于走进人心,把落点置于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站在这个高度上,我们就不难找到和世界各国开展文化对话的语言,也不难找到文化创新的领域和课题。

 

  具体地说,我们需要在世界整体利益上找到共同关注的、能够启发人类良知和善意的、有助于消除国家纷争、社会不公、利益短视、环境破坏和滥用资源等共同问题的创新任务。这样的文化创新,最有利于跨越国家间在传统、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有助于塑造共同的价值观,自然也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升。

 

  要把促进互动当做中国文化传播的关键路径。只有互动才能最有效地缩小文化理解上的距离。中国作为一个视野和心胸开放的大国,文化借鉴的目光不应该限于自身,而应该面向世界,因为面向世界的创新必然要求面向世界的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向世界学习的过程。国家间文化的互动,是经济互动的伴随效应。一个成功走向世界的文化,不应该是让世界被动接受的,而应该促进各国间的交流、理解、学习、借鉴和互补。作为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中国,应该具有这样的胸怀和眼界,应该能够在和各国文化的互动中进行服务于世界的创新,并以此充实和推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林旭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

 

编辑:付裕

关键词:文化 创新 中国文化 世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