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赛事审批“松绑” 中国体育产业将迸发惊人活力

2014年12月05日 16:21 | 作者:南苏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发改委在11月26日的发布会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的比赛赛事的审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随着减政放权的推行,赛事运作、媒体转播等核心资源将逐步放开。体育服务、职业体育等细分市场前景广阔,体育制度改革红利和体育市场化发展值得期待。

  “鼓励社会资本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参与项目建设,放宽市场准入,积极支持体制机制改革。比如在体育领域,要求全面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的比赛赛事的审批,凡是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领域都要向社会开放。”

  在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王威的这番话进一步鼓舞了参与到体育产业中的民营企业家们。

  “取消商业性赛事审批权,这是个十足的好消息。”北京中体博蓝负责人秦铮高兴地说。

  秦皇岛乔氏台球运动推广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冰认为,整个中国体育产业的春天快来了,这是中国体育产业一次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全民参与的热情被释放,资本参与的瓶颈被打开,这些都将使中国体育产业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无疑被业内看做利好,甚至有民间办赛力量将其看作体育行业的“第二次改革开放”。

  赛事审批繁琐费用高昂

  国外办体育商业赛事,主要是备案制,承办方到当地主管部门,以及治安、消防部门去备案,只要赛事合法就可以办。但国内办商业性赛事,需要当地体育局、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一级一级地审批,门槛高、时间长。

  今年4月,在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姚明就列出了赛事审批的三大弊端:

  第一,体育管理部门收取不菲的审批费用,却并不提供实质性的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权力寻租”;

  第二,以行政之手干扰了本来可以由市场来调配的资源配置,客观上形成垄断,抑制了部分市场主体的办赛热情和良性竞争,严重阻碍了社会力量办体育的热情;

  第三,造成人为设立办赛“门槛”的事实,使得体育消费呈现“两极化”——要么是大型的职业赛事,要么是完全免费的群体活动。大量中小型成本的赛事由于迈不过办赛的高门槛而被放弃,而这正是体育产业参与实际人群最多的一块。

  曾经运作过2011年意大利超级杯北京赛、巴克莱英超亚洲杯·北京赛以及2012年圣殿杯英超足球挑战赛、英利杯中德足球友谊赛等众多赛事的秦铮对此深有感触。

  “以意大利超级杯为例,我们得先拿到政府准许举办赛事的批文,然后才能与外方联系,推进下一步的工作。”秦铮说,足球赛事的审批程序非常繁琐,政府、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审批。如果没有意外,每一项审批大约会在30天到45天之间完成。

  为了举办意大利足球超级杯赛,秦铮首先要找的主管部门是中国足协,公司需要向足协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按赛事级别和规模不同,管理费大约是在30万、50万和100万元几个档。”这些审批环节中,秦铮称安保最为苛刻,费用也最高,“在‘鸟巢’办一场比赛,现在的安保费用约在250万元左右。就算是放在工体,也得需要70万到100万元。”

  审批手续繁琐产权归属无保证

  办赛难、办赛贵已经够让人心烦,更让人头疼的是赛事产权归属审批方,用乔冰的话说就是:即使赛事办得再好,也无法获得产权,企业切身利益确实受到了影响。这直接导致了民间办赛资本不活跃,民间办赛动力不强。

  “2006年公司开始推广中式八球项目,当时相关部门对此是不太认可的,因为他们认为斯诺克和九球这两项运动才能和国际接轨,所以就和我们产生了分歧。但我们没放弃,一直坚持到2009年,相关部门看到势头不错,就开始对我们进行支持,发了批文,赛事也进入国家序列。直到2011年底,相关部门突然决定把企业运作多年的这项赛事交给行业中的另一家大企业来承办,且没进行任何解释。”在举办赛事方面深受打击的乔冰说,迫于无奈,我们只能重起炉灶,重新办了一项叫中式八球大师赛,和以前的比赛打起了擂台。

  过去,在赛事审批制下,投资者苦心经营赛事,却因赛事产权无法得到保证而利益受损;如今,赛事产权掌握在投资人自己手里,能保证投资者利益。

  乔冰说,以前很少有大企业会对体育产业感兴趣,但在政策松绑后,必然会有很多有实力的大企业进入到其中,加剧行业竞争,实现行业洗牌,在市场主导之下,体育产业有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新亮点。

  简政放权,具体细则待落实

  体育商业和群体赛事“审批制”被明文废黜,让业内人士直呼畅快,不过,体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相关细则未落地前还不可太过乐观。

  业内人士分析,取消审批,降低了办赛门槛,甚至打破了门槛,有利于盘活各种体育资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具有担保性和权威性的主管部门,过去以“主办方”姿态出现,日后若缺失,是否会造成一个管理的真空地带?

  除此之外,举办一场比赛除了需要审批之外还需要到公安、消防等部门备案,审批只是办赛链条上的一环。如果没有了政府审批的一纸公文,备案时是否会遇到更大的阻力?简政放权后,具体应该“怎么办”,“放权”放到何种程度,还需要更多时间观察。

  姚明也期待相关保障性的条文也要尽快配套出台。“以前要办一个赛事,拿到政府整套的审批文件后,主办方就可以到比赛地找公安、卫生和消防等基础保障性部门配合。新的政策背景下,如果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审批,那么这些赛事的安保、卫生等工作该如何来完成,主办方拿什么凭证去跟公安、卫生等部门对接?”姚明说,“不能一个大审批权‘倒下了’,两三个小审批权‘站起来’,这和国务院的要求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相违背的。”

  【相关链接】

  国外赛事如何管?

  美国纽约市通过设立纽约体育委员会对体育赛事进行协助管理,其他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协调,具体操作主要由纽约市公司(NYC●Company)完成。该公司是纽约市的官方营销、旅游、合作的非营利性组织,其管理从赛事选择开始,到申办、运作,最后以赛事评估为止。该公司年度预算40%由政府划拨,60%由市场运作获得,下属的2000多家会员单位,包括博物馆、酒店、餐厅、旅游组织和景点、零售商店等。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政府通过设立专门大型活动公司———维多利亚大型活动公司进行赛事管理。政府负责体育赛事规划,赛前鉴定与评估、赛中经费管理和赛后赛事评估,每部分都有明确对应的政府机构和政府指定部门,不涉及具体赛事运作。

编辑:罗韦

关键词:赛事 体育 审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