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艺术问政:两会美术界的声音

2015年03月09日 08:23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新型城镇化应留住传统文化根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重开发建设,轻文化传承’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新建、改建小区或村庄的空间形态方面尤为明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言恭达提交了《关于新型城镇化应留住传统文化根的建议》。

 

  据言恭达归纳,“重开发建设,轻文化传承”主要表现为:西化严重,割断历史;千村一面,特点消失;改造不当,破坏文化;缺乏内涵,难以传承。“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为进城农民建好了小区,结果却是造了个欧式的城。以为农民住进别墅或高楼就是现代化,导致有的地方农民认为欧式就是现代化,中国的文化被忽视。一些地方新建小区起洋名的不少,但原有的能反映当地历史的地名则随着城镇化进程而消失。”

 

  言恭达认为,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应是当地的“根”和“魂”,如果这个根在我们手中断掉,我们的文化自信就失去了基础。他建议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七个重视,即:重视规划中的文化含量;重视对具体小区和建筑设计在传统文化方面的指导;重视地名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重视对宗祠的创新利用;重视传统文化在生态系统的设计作用;重视对乡村濒危景观的信息化推进;重视园林景观的营造创新。

 

  在《关于加强对江南水乡视觉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中,言恭达以艺术家的敏感对江南水乡的视觉污染提出批评。“江南水乡古村古镇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受到游客的青睐,也是旅游的热点。但是在对江南水乡古村古镇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古镇视觉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水的视觉污染、建筑风貌的视觉污染、公共设施的视觉污染、广告牌的视觉污染。他提议,在江南水乡古村古镇的前期规划和后期管理中都应引起重视。

 

  传统节日未得到足够重视

 

  “传统文化”是全国政协委员、画家何水法提案的关键词。他的5项提案涉及艺术、民俗、地域文化等多个角度,指向都是继承和弘扬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水法建议从国家层面恢复“花朝节”作为春天的传统节日。他认为,当下我国传统节日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洋节日”却受到国内民众的追捧。在这样的背景下,恢复举办中国传统“花朝节”意义更深。

 

  此外,他认为推行传统书画艺术教育,能够调动民众对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的探索兴趣。所以他倡议在中小学与高校传统书画教育之外,设立高端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构,完善传统书画终身教育机制,推广名师讲学的教育方式,使其真正满足民众和社会的需求。

 

  传统文化还体现在饮食文化上。中华美食不仅品味独特,并且几乎每种小吃和菜式背后都有着一个动人故事。一种小吃、一道菜式,可以涉及历史、文学、哲学、美学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留住一道传统名菜的味道,就是留住了对一个城市最深刻的记忆。他建议政府应该树立保护传统地方菜式的意识,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对传统地方菜式进行保护。

 

  对于优秀中华走出去的问题,何水法认为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走进外域文化的主流层面中去。“优秀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我们一定要将中国当代一流的、富含神韵和精神的作品拿出去。”

 

  建议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

 

  “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越南有奥黛,印度有纱丽……当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风韵或醒目的国家特点展示一个国家的魅力时,自古即有‘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国,时至今日竟无自己的国服,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延声今年准备的5个提案,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其中一个是建议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的提案。

 

  国服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性的服饰,也是一个国家多年发展历程中文化、艺术积淀浓缩的产物。国服和国旗、国歌、国徽都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代表。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礼仪制度发达,各种礼仪规定通过发达的服装文化得以集中体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传统礼仪断裂了,随之断裂的还有我们的服饰文化。服饰是民族的符号和标识,没有自己民族服装的民族,弘扬本民族礼仪文化的努力必然大打折扣。”

 

  李延声说,中山装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孙中山先生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设计的中山装主要着眼于政治考虑,略显简陋,还不能完全展示中华民族独有东方美学神韵,因而也就不能承担新时期国服的重任。”

 

  2001年上海举行的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唐装”集体亮相。2014年11月在北京APEC会议上,各国领导人身着“新中装”使人们眼前一亮。有鉴于此,李延声提出设计“中华服”作为国服的提案,建议在历代服饰基础上,汲取各少数民族服装和中山装的长处,创造出多民族共享的国服。借鉴APEC会议服饰设计以及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成功做法,邀请各方面专家学者担任评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设计出能真正体现我国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的国服。

 

  关注遗产 聚焦生态

  地域文化遗产亟待保护

 

  “今年我把目光放在了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上。”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书协副主席徐利明说。他对此有如下建议: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公开制度,明确规划部门和文物保护部门的信息公开职责。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可以通过媒体、展览等形式向公众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区域的居民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也需要在中小学校都开设世界文化遗产及地方文化保护的课程。三、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文化遗产保护地的居民。对古建筑及街巷的保护,要落实在改善老城居民生活质量上。四、积极鼓励引导NGO和多种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除了民间组织,还可充分引导有丰富经验的国际力量参与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在综合考虑现存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和原住居民需求的前提下,制定该地域文化遗产保护战略。

 

  传统手工艺资源遭冷落

 

  为深入了解我国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多次走访少数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在走访调研中他发现,尽管这些地区的手工艺资源丰富、工艺精湛且极富民族文化特色,但由于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不够发达,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资源没能充分推广应用,并与现代生活结合,应有的民生补给和文化效益都没有充分发挥。

 

  为此,潘鲁生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议中建议国家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手工艺扶贫”计划。“在相关地区的扶贫开发中,应充分重视当地手工艺资源,为特色传统手工艺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帮扶手艺人,实现‘文化扶贫’和精准化扶贫,使特色传统手工艺成为文化致富脱贫的一条路子。”潘鲁生建议,成立“国家扶贫公平贸易机构”,健全手工艺公平贸易机制;建设“农村手工艺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户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村手工艺金融服务体系,实施缓、减、免财税优惠措施;发展民族及贫困地区手工艺品牌,促进手工艺产权保护和产权贸易;建立“国家手工艺扶贫示范基地”,建设“手艺扶贫”连锁专营模式;实施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传统手工艺复兴计划”,开展创意研发、交流培训等文化帮扶。

 

  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研究

 

  “丝绸之路上的贸易远不止丝绸,还有瓷器与茶叶等,其中最精彩的是瓷器,瓷器是中国的发明,远在东汉时,中国的瓷器生产就趋于成熟,到明清时期,中国的瓷器已经出口到欧美。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贸易,说明古代的中国不仅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发达的手工业国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乐耕认为,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研究还远不够深入和完善。

 

  言及建立丝绸之路上的陶瓷贸易研究的基础,朱乐耕表示,陶瓷因为材料恒久如新,所以在许多国家的主要博物馆都陈列有当年中国的外贸瓷,而且在这些博物馆中都有专门研究中国瓷器的专家。他提议,设立一个研究课题,组织一支学术队伍专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考察队伍中除学者外,还应有当代中国一流的陶艺家,可以将一流陶艺家的作品和中国学者的研究著作送给这些博物馆,将中国陶瓷历史的陈列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中国文化走出去,全面立体宣传中国文化历史的极好方式。”

 

  保护山水美“入画”

 

  “我是一个山水画家,画山画水,更爱山爱水,想护山护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许钦松这次带来的提案是《政府应加强“水安全”问题的管理》。

 

  “从2014年5月开始,我以广东为核心调研范围,配合水安全公益基金的全国调研,从水安全管理部门、水源地、水厂到居民终端水质,从城市到乡村,对饮用水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多处实地调研。”许钦松发现,农村水污染问题比城市更严重,主要体现在各种生活垃圾的直接排放污染。

 

  他建议,应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进行水安全的组织架构设置,不能仅凭水源流经地来落实水安全保护的责任,而应该从整个水域系统的分布来设置机构,可以允许跨区域从事环保工作,从而解决农村没有相关环保部门的尴尬局面。他还建议加快乡镇一级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从而使得生活垃圾有符合标准的排污去处,同时加强农村居民的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增强大众的环保意识。

 

  雾霾是全国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许钦松表示,治理雾霾最难的地方就在于,必须国家层面制定措施,甚至牺牲经济指标才能改变。“我国有这么多美丽山水可以入心入画。良好生态这幅‘画’,需要通过社会各界相互助力合作,共同完成。”

 

  (本报记者严长元、续鸿明、朱永安、冯智军、李亦奕、胡立辉、李百灵、梁毅集体采写)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艺术问政 两会 美术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