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条相关头条相关

别让文艺评奖变了味

2015年04月09日 14:45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别让文艺评奖变了味(图)

2

绘图:张冠军

 

  马忠(清远市委宣传部)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中国文艺创作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从电影到电视剧,从小说到诗歌,从歌曲到舞蹈,到每年都有不计其数的文艺作品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客观地讲,文艺奖的设立在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促进文艺的发展中的确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文艺界“奖”的泛滥,文艺奖对文艺创作的实质性功效似乎越来越微弱。

  首先,是如今的文艺评奖项目繁多。且以文学奖为例,从被称为当代中国四大文学奖的老舍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曹禺戏剧文学奖,到各个省市的文学奖项,许多网站和传媒公司都搞文学评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能列得出名的文学奖项已超过百种,文学奖项的奖金也在攀比中不断攀升,获得某些奖项已成为一种名利双收的实惠。于是乎,以追求艺术为旨归的初衷渐渐退去,严肃的文坛渐渐变成了喧嚣的市场。在这样一种文化和文学环境中,不少作家渐渐乱了方寸,陷入困惑与迷茫之中。

  其次,是文艺评奖标准的盲目性、模糊性导致了评选的尺度失去规范,结果难以服众。现阶段的各种奖项,看似都有各自的标准,但存在缺乏个性的问题,其评奖的标准往往是类同的、模糊的,这样也就失去了评判的意义。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评奖不能坚守“艺术第一”的标准,艺术让位于政治、题材、格调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就是文艺奖评选活动中出现的不透明,不公正现象使越来越多的文艺奖的价值贬值。有的为搞平衡,好的作品大家不投票,中庸的作品却登上领奖台;评委不避讳,自己评自己;有的互相交换,我评你的或者你的关系人,你评我的或我的关系人;主办单位尽地主之谊也打“招呼”几个奖。人情关系、领导意志在影响着评奖结果,就连文艺圈子中的人也对文艺奖提出疑问和发出不屑的声音。

 

  可以说,表面繁荣的文艺评奖背后其实问题多多,评审机制不健全、设奖重复、公信力不够……如何实现理论范式建构,促进其健康发展,的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事上,文艺奖并不是催生大师的必要条件,任何作品的价值与口碑决不是那个人那个部门可以随便封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从来就没有得过什么文学奖,齐白石、蒲松玲都是考场名落孙山的人,可谁也无法否定他们大诗人、大文豪的地位。西部歌王王洛宾到死连个职称都没有,又有谁能否定他的西部歌王的地位呢?

  真正的文艺在本质上是自由的、独立的。适量的文艺奖项的设立与评选对于文艺创作有着促进作用,但泛滥、变味的文艺评奖,只会加剧文艺的功利性,而且受某些评选机制的影响,种种评奖还会把文艺引向某种特定的方向,从而消解了文艺的本质功能。真心希望国内的文艺奖能够真正秉持纯粹的文艺精神,权威起来!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当代知名青年文艺评论家)

 

编辑:王沥慷

关键词:文艺评奖 评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