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平均工资为何总是“少数派报告”?

2015年06月19日 09:43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数据失真还是差距过大

  “李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个个都是王百万。”这是网友对“被平均”的调侃,事实果真如此吗?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指出,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从每个人个人角度来看,工资水平及增长速度均会因所属单位的行业、地区、性质,及个人所在岗位的不同而感受不同。

  北京市统计局则回应,北京“高平均工资”同经济结构特点相关,一些“高薪酬”行业,像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对平均工资水平具有“拉高”作用。以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为例,金融业的年平均工资达到了225482元。

  数据显示,北京目前的就业人口分布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达到8.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8.6%。这两个数据意味着,在北京的就业人口中,将近两成的人员都集中在这两个平均薪酬较高的行业就业。

  此外,北京总部经济的特点也对“高平均工资”起到了一定作用。北京聚集了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总部资源优势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在这些企业总部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数又比较多,这些“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具有“拉高”作用。据北京市统计局对3.5万家单位的调查显示,北京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可达240959元。

  事实上,不同岗位、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就业人口之间的工资水平的确存在较大差距。

  2014年,国家统计局通过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继续对不同岗位工资情况进行调查,涉及16个行业门类的91万多家企业法人单位。调查单位就业人员按工作岗位分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5类。

  今年5月底,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部调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49969元。其中,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平均工资最高,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2.20倍。

  调查数据显示,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109760元,专业技术人员66074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7483元,商业、服务业人员40669元,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2914元。商业、服务业人员平均工资最低,是全部就业人员平均水平的81%。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70。

  分四大区域看,东部地区岗位间平均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83;中部地区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37。

  分行业门类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5.04;建筑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为2.22。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岗位工资差距最大,岗位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5;其次是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最高与最低之比为3.31;第三是国有单位,最高与最低之比是2.99。私营单位和集体单位岗位工资差距最小,最高与最低之比分别为2.30和2.38。

  值得注意的是,非私营与私营单位之间工资差距在逐年加大。对比从2008年到2014年非私营单位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差距,呈现出绝对差距逐年扩大的态势。从绝对差值看,2008年非私营单位比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高11826元,之后逐年增高,2014年这一数值为最高,达到19949元。

  据冯乃林解释,之所以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的绝对额增长多一些,主要是因为非私营单位包括了比较大的企业,比如国企、外资企业、港澳台投资的企业等,这些企业的工资水平相对比较高。而私营企业总体工资水平比较低,导致两者的差距不断拉大。

编辑:巩盼东

01 02 03

关键词:平均工资 拖后腿 少数派报告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