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走进康熙御窑的神奇世界

2015年09月06日 09:26 | 作者:龙霄飞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折枝牡丹纹碗

胭脂红地珐琅彩开光折枝牡丹纹碗

 

  康熙御窑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它继承了明代景德镇瓷业的优良传统,丰富和提高了瓷器的品种与品位,融汇了传统与创新,显现出万千姿态。特别是其创新的造型和多彩的纹饰开创了一代新风,影响深远。

 

  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盛世风华·大清康熙御窑瓷”特展中,来自故宫的100件康熙御窑精品展示了幽雅脱俗的青花瓷和釉里红瓷、纯正鲜艳的颜色釉瓷、缤纷灿烂的彩瓷和风格独特的杂釉彩瓷……带你一窥康熙御窑瓷器的风采,其中不少珍品是首次公开展出。

 

黄地紫绿彩云龙纹盘

黄地紫绿彩云龙纹盘

 

  制作工艺讲究 时代风格凸显

 

  时代审美与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对于艺术风格的创造,物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制作质量的优劣,康熙御窑瓷器正是在清初社会生活逐渐稳定、物质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得以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其原料选择精良,器物制作规整,造型质朴凝重,达到了“制作日巧,无物不备”的程度。

 

  康熙御窑瓷器的造型既有传统的样式也有创新的品种,日用器物以沿用传统的式样为多,而仿古的样式以仿商、周青铜器造型和宋、明瓷器造型为常见,如仿明代永乐、宣德的鸡心碗、玉壶春瓶、天球瓶、脱胎杯、扁瓶等,仿成化时期的鸡缸杯、天字罐等。从器物造型的种类上看,除了传统的碗、盘、碟、杯、缸、罐、壶、炉、尊、瓶等样式外,还出现了帽筒、帽架、灯罩、鼻烟壶和用于镶嵌的瓷板等新的造型品种。在同一种器物造型中的样式也是丰富多彩,极尽变化,以常见的瓶来说,就有梅瓶、棒槌瓶、油槌瓶、玉壶春瓶、观音瓶、天球瓶、蒜头瓶、筒瓶、葫芦瓶、荸荠扁瓶、胆瓶、锥把瓶、柳叶瓶、菊瓣瓶、直口瓶、撇口瓶、方瓶、双耳瓶等诸多样式,其他造型如尊、壶、碗、罐等也是如此,变化出各式造型,显示了御窑匠师们的设计巧思和创造能力。

 

  康熙御窑器物制作精良,无论是大件器物还是小件物品,或是直接拉坯成型的圆器,都在制作工艺上极为讲究,修坯一丝不苟,中规中矩。器物口、底、翻转的交代十分清楚,延伸和转折都是顺畅自然,准确到位。切削过的底足端用布加以擦拭,使之过渡柔缓、匀润。即便是大件器物的接胎痕迹也都处理得看不出来。对器物底部的处理尤其讲究,挖足细腻,底端留有弧度,特别是“二层台”和“双圈足”,具有时代风格。二层台是在圈足的外墙处露胎,形成外低内高的台阶形状,主要见于大盘或者琢器;而双圈足则是圈足内的底面近足处挖有宽窄深浅不一的沟槽,槽内无釉,圈足外墙着地,内墙悬空,主要见于大盘或者厚胎盘类以及笔筒、印盒、盏托等器物。

 

五彩开光西厢记图盖罐

五彩开光西厢记图盖罐

 

  造型雄浑大气 品类雅俗兼备

 

  康熙御窑器物体现出了大气、劲挺、壮硕、雄浑的艺术风格,注重细节的处理,无论是圆器还是琢器,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处理得严谨而恰到好处。在表现器物的外形上善于运用长短不同的直线、弧线的组合,直线单纯而劲挺,弧线有力而挺拔,线角转折变化简单,器物轮廓造型极富美感。

 

  康熙御窑以众多的创新样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影响着后世陶瓷造型的艺术创作。棒槌瓶、柳叶瓶、太白尊就是其中的代表。棒槌瓶因外形轮廓类似民间妇女们浆洗衣服使用的棒槌形状而得名。康熙棒槌瓶有方、圆两种样式。圆棒槌瓶为盘口,短颈,圆折肩,筒形长腹,圈足,底部多为平切式二层台;器型大小粗细不同,体型大的高度能在70厘米,小的也就10厘米。早期器型较为粗矮,中期以后则逐渐细长。方棒槌瓶为撇口,短颈,平肩微折呈四方直筒形,长腹上宽下窄,底为方形宽足,凹底施釉,整体造型呈现为上圆下方式,即口颈部为圆形,肩腹部为方形。

 

  柳叶瓶造型为撇口,细短颈,溜肩,器身修长,从腹部向下瘦削至足,足底内凹,深浅程度不等,大多数较深。足边外圈有宽窄不等的一周无釉露胎装饰。由于这种瓶子的造型线条优美多姿,如悬垂的柳叶,故名柳叶瓶。又如美人亭亭玉立,故有“美人肩”之称。主要有豇豆红釉、豆青釉和天蓝釉等品种。

 

  太白尊的样式为小口,短颈,溜肩,从肩往下至底部逐渐放开呈半球状,浅圈足有釉。或许是这种造型有些类似传说中酒仙李太白饮酒的酒尊,所以才将大诗人的名字赋予了这一造型;而其造型像一个扣着的罩子,又被称作鸡罩尊。釉彩品种有豇豆红釉和白釉。

 

点击下方数字或键盘上“←”、“→”键,可翻页阅读。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康熙御窑瓷器 陶瓷 艺术风格 时代风格 纹饰题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