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叶小钢:音乐、书籍,人生路上的两位密友

2015年10月14日 14:44 | 作者:叶小钢/口述 修菁 陈亚聪/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叶小钢

叶小钢

 

  小时候,知道我要学音乐,父亲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受用:今后的人生,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家里能给你的只是一点文化的熏陶。这些年一个人在海外、在北京打拼,父亲这句话给予了我力量。除了要感谢父亲、感谢家庭给予我最初的文化熏陶,还要感谢相伴我一生的两位密友———音乐与书籍。它们给了我灵魂上的帮助,开阔了我的精神视野,给予我永不停歇向前进取的力量。

 

  我的父亲叶纯之是我国第一代作曲家,曾为《翠翠》、《嫦娥》等100多部电影作曲配乐。因为他,我从小便接触音乐。记忆中,当时家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可家中从不会断了音乐。父亲会把唱片放进老式留声机里,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德沃夏克的《新世界》或《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就这样飘进了我的童年记忆。从小的音乐熏陶,让我自然而然就喜欢上音乐。4岁跟父亲学弹钢琴时,我从来不用催,恨不得总坐在那儿。后来一次听父亲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又激起了我对音乐创作的好奇心。

 

  初中毕业时,正值“上山下乡”运动,根据当时政策,我先去了农场,第二年,又去了上海郊区的造纸厂当钳工。如果说,小时候的音乐梦想更多源于兴趣和家庭影响,上山下乡运动中,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则成了改变我命运的唯一出路。

 

  当钳工时,条件很艰苦,几乎每天一睁眼,就意味着大概每天有十几个小时不属于自己———上午6点钟起来上班,下午六七点钟才能回到家里。为了节约时间,我常常是到家吃两口饭,就赶紧练琴,每天坚持两小时,星期天休息就给自己加练到8小时。当时左邻右舍常常被我的琴声“折磨”,楼下的阿婆经常用竹竿捅我们家的天花板,旁边家的邻居有用石头砸我家玻璃的。到了夏天,就连父母也会因为我弹琴,躲到阳台去。有一次,母亲问邻居,你看钢琴伴奏的《红灯记》吗?对方竟答:“看什么,我天天听你家儿子在隔壁弹!”

 

  不同的音乐,与不同阶段的生命相遇,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于我而言,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在当时激发了我的励志进取之心,给我希望也慰藉了我的灵魂,它让我坚信:中国不会一直这样,困境终会过去,它让当时十七八岁的我懂得了要与命运抗争。

 

  现在您如果问我,当时苦吗?苦,真的很苦。可是有音乐陪着,就像黑暗中一直有盏不灭的灯,生活也随之有了轴心。音乐告诉我,远方在哪,这也是我随后几十年生活工作的轴心。

 

  我与命运的抗争,在1978年也胜负揭分晓。这一年,我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进校后,每天从早上出早操到晚上就寝,我几乎把时间百分之百投入在学业上,把与音乐相关的知识、技能,尽可能多地灌进脑子里、实践中。大二时,我的作品获得了齐尔品作曲比赛第一名,这次获奖给了我自信,让我明白努力不会白费,也是从那时起,我迷上作曲到现在。

 

  我人生中的另一位密友是书籍。早期的阅读,也反哺着我的音乐创作。如读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便成为我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的灵感来源。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和一些中国古诗,让我真切感受到,创作一定要来源于自己的真实心理感受。

 

  1987年,我得到美国伊斯曼音乐学院奖学金,去美国留学。尽管去美国前,我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可我知道,这是来学习的。所以,我尽可能地把自己放低,当一名普通的留学生,什么也不争,专注在音乐。就这样,我边学习边打工,一待就是7年。当时很多人选择留在国外,我也时常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美国的氛围很好,我的作品也开始被圈内人士认可。可我清楚地知道,在美国写的那些东西很艺术化,虽然受欢迎,但更多是在专业圈内。而我在作曲中引用的一些中国元素,只能说是“文化标识”,缺乏深厚的心理情感支撑。最后,我决定回国。在国内我已经有了一定人脉的积累,这能给我带来更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对我的音乐事业更好。

 

  回国后,为了让自己的作品生根,我开始走遍中国,用身体去感受这片土地,尽可能去积淀自己,让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更加真实、真切。直到十年后,我开始“反打”,带着作品登上美国舞台演出,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

 

  现在很多年轻人,脑子里总是有各种想法,就像盘在脑袋上的好多蛇,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但学音乐和阅读让我明白:做事必须专注,沿着一条主轴线,不断努力。这也使我面临艰难选择时,常常能剪掉各种繁杂,做出对音乐事业最好的决定。

 

  如今我承担的社会职务相对增多,如中国音协主席、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这常常需要我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处理一些公务。我也会矛盾:要不要多花些时间搞创作?我知道对自己而言,最后盖棺定论能证明自己的,只有作品,音乐永远是我人生的主轴线,无论遇到什么,都不能放弃创作。

 

  尽管白天我有时必须处理公务,但晚上的时间我一定会留给自己、留给创作。我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或者创作,或者整理之前的作品,就算这样,第二天早晨我也要很早上班,不能浪费时间。就算是下去调研,我也不能让自己与音乐分开。我会利用这些经历开阔自己的精神视野,毕竟音乐创作需要有真情实感,每次采风或调研就是我情感素材的来源。同时,去祖国各地调研,也让我发现一些中国大地上的问题,这是只在学校当教授很难看到的。如调研时我发现,我们很多地方的学校缺乏艺术教育,尤其是音乐,整座学校都没有歌声,这其实是造成我们创造力、想象力缺乏的很大原因之一。因此,回北京后,我组织一些音乐家、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给乡村学校创作校歌,这对我的音乐创作也是一种促进。

 

  一个人能不能有大成就,创作后期的发力很重要。这段时间,一个人的思想、举止、选择等就是在画最后的句号。所以,现在的我还在大量阅读,时刻记录下对自己的创作有用的养料,抓住各种零散的时间,修改、优化我的作品。

 

  (叶小钢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叶小钢 音乐 书籍 人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