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惠州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审批权下放门槛却高了?

2015年11月17日 08:49 | 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 

审批工作

两个社会办医疗机构获公示

虽然惠城区卫计局的回复有理有据,但从其官网的公示情况看,从9月底承接100张床位以下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工作以来,顺利通过的医疗机构数量有限。

小金口街道九龙村卫生站和肖绍炎口腔诊所是目前为止仅有的两个挂网公示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其中,前者属于原有机构迁址,后者也并非首次设立。记者查询惠州卫生监督信息网发现,早在2015年6月11日开始,肖绍炎口腔诊所便“持证运营”,有效期时间为一年,两个公示的地址均为水口镇龙津开发区龙津新苑B栋1号商场。记者按照地址前去,未能找到肖绍炎医师,但即使其属于新设医疗机构,和网络问政上的多位市民投诉的情况相比,通过审批的数量也实在不多。

可供参考的是,根据市卫计局此前向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自2009年实施新医改工作到2014年2月26日的五年时间里,全市在册的非政府办(社会办)医疗机构增加了200余间,即平均每年大约40间。

值得注意的是,在审批权限下放之后,相关医疗机构的停业和注销事宜仍由市卫计局管理。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28个社会办医疗机构停业或注销,其中大多数为中医门诊,停业一年的多为医疗机构主动申请后由市卫计局批复同意,注销的则有部分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等违法行为被强制注销。

■观察眼

更少的门槛更多的引导和服务

审批权下放,可以视为简政放权的措施之一,然而,措施落地后,群众并没有觉得审批流程简化,原因何在?除了工作交接带来的正常调整使得市民需要适应之外,管理部门的监管思维大于服务思维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相比综合性公立医院这种医疗“航母”来说,对100张床位以下 “私人诊所”类型的社会办医疗机构,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市民的信任度较低,为了“不出错”,就在监管上加大力度。事实上,惠城区卫计局的工作本身值得点赞:其相关要求不仅有法可依,而且还能特意联系其它部门征询意见,这其中已经有着为市民服务的理念。只不过,市民的投诉表明,管理部门还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和公立医院相比,私人诊所更加直面市场竞争,在竞争压力下,自身有着提高自身诊疗水平的强烈愿望,而如果确实无法提供令市民满意的诊疗服务,也很快会被市场淘汰,上述说到的医疗机构主动申请停业一年就是证据。

长期在外旅游的人在用餐方面有个众所周知的秘诀:不要选所谓的当地著名的“小吃一条街”,要去当地人聚居的社区里挖掘“老字号”的小餐馆,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美食收获。原因很简单,如果厨艺水平低于当地人普通水平,社区里的餐馆几乎必然要关门大吉,而如果发生过严重的卫生事件自然也难以继续经营。小诊所虽然不可能“大而全”,但主要的医师往往有自己擅长的科室或诊疗方法。笔者此前和惠州的个体医师接触时,他们多次表示希望借助良好口碑获得稳定发展。由于医疗事故往往意味着超出承受能力的高额赔偿,甚至管理部门的停业、注销,他们本身也特别担心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收治急重病人有很大顾虑。

从监管模式转向服务模式并不容易,其本身也是有关部门工作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创新必然有风险,按部就班更加稳妥,但不能因为可能的风险而停止创新,停止转变。对于社会办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应该从整个医疗体系的层面,因地制宜地进行更多引导,提供更多便利,最终得益的不仅是诊所从业人员,更是诊所服务的周边居民。


编辑:赵彦


01 02

关键词:惠州社会办医疗机构 审批权下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