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自身建设 自身建设

民进中山市委举行明德学堂第三期讲座

2015年12月02日 14:53 | 作者:香山 | 来源:民进中山市委会
分享到: 

2015年11月27日,民进中山市委在市教育和体育局机关1楼培训2室举行明德学堂第三期讲座,主题是读《中庸》·齐修身。民进中山市委主委周信作《圣人之心》之三——《孔门心法:〈中庸〉要旨解析》。市委委员、各支部骨干会员等50余人聆听讲座。市教体局机关部分同志应邀参加。讲座由副主委胡子冠主持。


1


周信开篇就强调“《中庸》与《大学》都可视为儒家入门之基础性教材,能读懂《中庸》、《大学》才能真正读懂《论语》、《孟子》,才能系统、深刻地领会儒家思想及其人生境界。”

周信指出,《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子思受教于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子,故《中庸》论道视为儒门正宗。就是说,《中庸》的基本思想是直接传承于孔子的,可以视为就是孔子的思想。子思再传于孟子(门人所传),孟子弘道有所发扬光大,后世尊称孟子为亚圣。这就是所谓儒学心法正脉的四代传承脉络。

周信在题解篇时,讲到《中庸》主讲心法,直指儒学核心,故历朝历代儒家学者皆视《中庸》为孔门心法传承正脉。子思著《中庸》,核心要义是在阐述心之本体是什么。《中庸》的“中”同样也是指心之本体。中本意为不偏、无过无不及的意思。《中庸》说中,就是在说心之本体。庸有平常、不易的涵意,平常即平实无奇而常见常用,不易即不变、不移而常在常存。所以中庸就是中常、常中的意思。合“中庸”二字,意即心之本体(中)常存常在而不易,心之本体(中)常见常用而不息。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心之本体(中)无时不在,心之本体(中)无时不用。这就是“中庸”的本意、《中庸》的题解。

周信从心性之学、明心之法、用心之诀、圣学之光四个方面,对《中庸》要旨作精辟解析。

心性之学:天命之谓性。心性即心之性,指心的本性、本原;学即学问。心性之学即是说《中庸》及整个儒学是关于觉解(人)心的本性、本原—即心之本体是什么的学问。《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就是在回答心之本体是什么。

明心之法:君子中庸。国学教人修学修道,念兹在兹的就是“明心”:即用种种方法启发人自己觉解、觉悟心之本体。子思的独特心法是将心之本体称为中,将修心验心的总方法称为中庸,意思是心之本体(中)常存常在而不易,心之本体(中)常见常用而不息。同时要具备戒惧之念、慎独之功、诚心之意。

用心要诀:待人行“忠恕”,应事“执两端”。儒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因此,“待人接物”对儒家学者而言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意义:虽是日常之事,但要守中而不易,用中而不息。即所做之事须是心之本体发意而行。用王阳明的话说,做事就是“致良知”。有了用心之法 — 行忠恕,但能不能真正用好,则又是一个问题。对此儒家又有三条基本操作原则:先人后己、严于责己、絜矩在己。所谓“执其两端而用中”就还是个国学的核心思想:明我心之本体,用我心于万物。事有无穷,我心无息。如此而已。

圣学之光: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学者将儒学尊称为圣学,圣学的大功用《中庸》一句话已说尽:“极高明而道中庸!”“极高明”:天人一体,吾心即宇宙。是说儒家圣人对宇宙人生的觉解,道中庸:极平常而尽精微。是指儒家独特的修炼方法,二者的结合即产生犹如核聚变一样的巨大威力,这种威力也就是它的巨大功效。

周信最后以王阳明的一首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为孔门心法——《中庸》作归结。周信认为,王阳明的诗已道破天机:“让我们内观真我本心的灿烂容颜,让我们用心聆听生命花开的韵律——此心常在而不易,此心常用而不息。中庸之道至矣!”

讲座虽历时两个小时,但参加的会员们始终聚精会神。大家表示收获良好。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民进 中山市委 明德学堂 讲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