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马荣才:消除不平衡,推动京津冀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2016年02月03日 08:58 | 作者:马荣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下面一组公开发表的数据说明,京津冀三地职业教育之间还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第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差距。2014年,北京市城镇化率为86.30%,天津市城镇化率为78.28%,河北省城镇化率为46.51%;京津两地人均GDP分别为河北省的2.39倍和2.63倍。第二,教育经费差距。根据2011年数据,京津两地中职学校生均经费分别为河北省的5倍和3.39倍,京津两地高职学校生均教育经费分别为河北省的6.23倍和1.53倍。第三,教师配置差距。2012年三地中职教育生师比北京市最高、河北省次之、天津市最低;高职教育方面,京津两地分别为河北省的3.53倍和3.77倍。第四,资源配置差距。2012年京津人均拥有中职教育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分别是河北省的2.34倍和1.49倍。


为此,我建议:在招生制度上打破区域限制,三地职业院校可以根据各自学校专业特色,结合市场供求需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协调,自行发布招生计划,学生可根据志愿自由报考相应院校,在招生录取时享受“同城”待遇;三地职业院校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校间和专业间的学分互认机制,建立区域内学分制信息系统,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尽快实现区域内职业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籍管理信息平台等学籍管理及学生资助政策、措施、信息平台一体化;搭建实训基地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设区域性职业教育数字资源中心,为区域内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建立三地职业教育质量联动工作机制,对人才培养和评价的目标进行联合调研,对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进行联合开发,对人才培养与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联合指导,通过此加强对区域内职业教育的督导评估;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区域内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职业介绍机构紧密结合,并利用劳务市场、人才招聘会和互联网等渠道及时向毕业生发送区域内劳动力需求信息。


此外,还应完善以下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三地职业教育交流协商机制,统筹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强调查研究,精确定位三地职业教育,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统筹制订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综合各地经济实力、教师队伍、学校资源等,在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方面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安排。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扶持作用,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京津冀三地政府责任,加大对河北省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经费的倾斜力度。


三地政府应着眼于协同发展大局,树立区域整体观念,破除现有“一亩三分地”思维,加强相关政策与规制的协调,使各级各类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流动。


建设区域职业教育校际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市场资源、产业资源等的信息化平台。运行互联网技术,推广运用远程教育、互联网教学、手机信息服务等现代化教学和服务手段。提高对职业教育绩效考核、评估和人才应用效果跟踪的信息化水平。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对贫困地区实行建档立卡,实施精准培训和精准职业教育。


尽快制定适合京津冀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特别要保证城乡职业教育服务实现均等化。要严格劳动准入制度,对用人制度、劳动制度、奖励制度、职业资格制度等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或改革,保障技能型人才的价值得到认可。


(作者系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马荣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 招生制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