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空中募捐更要让爱接力

2016年03月25日 13:57 | 作者:夏凡 |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日前,在一架贵阳飞往广州的航班上发生了一则暖心故事。故事的开头是一个不断落泪的老人和一个眼角带着伤痕的孩子,孩子的左眼此前意外受伤并且伤势严重,不得不乘飞机赶来广州求医。而其父母都在外地务工,老人面对“飞来横祸”手足无措,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面对危难,机组人员率先伸出援手,他们对爷孙俩照顾有加,并且自发地筹集了1900元善款。随后,乘务人员通过广播将情况告诉旅客,并号召大家捐款。20元、50元、100元,空乘人员从机头走到机尾,短短十来分钟就筹集了近万元医疗费用!

故事温暖人心,并且“似曾相识”。从生死营救到爱心捐助,让人感动的爱心航班越来越多。在这些故事里,乘务员急乘客之所急,旅客仗义出手慷慨解囊,无不传递了浓浓的正能量,彰显了可贵的爱心与善良,值得点赞。

不过与此同时,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声音。比如募捐时间,事发飞机为清早的航班,多数旅客都在闭目休息,有的还在趁机补觉。毫无疑问,爱心广播的突然出现打扰了乘客休息。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虽然事出有因并且时间短暂,但像网友建议的那样,在时间的选择上是否可以更贴心?比如在飞行即将结束的时候?

比如募捐形式。在众多案例中,爱心募捐都是采取广播加乘务人员募集的形式,工作人员从机头走到机尾,经过每一排座位、每个人——虽然可以自觉自愿,但有类似经历的人都知道,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拒绝援助,这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所以,是否有爱心绑架之嫌?能否在登机口位置设募捐箱以真正保证自觉自愿?

此外,还有募捐内容。从新闻报道来看,对于正值危难之中的乘客,捐款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航班乘客的力量毕竟有限,捐款是不是足够了呢?以爷孙俩的案例来看,两人在广州可谓举目无亲,对交通、医院等信息也是概不知情。对于他们来说,比缺钱更紧迫的是缺指引、缺陪护。好在故事里,有热心乘客主动为孩子联系了医院,并在第一时间将爷孙俩送过去——这也说明,在爱心航班上,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做的还有更多!另一方面,当航班完成任务之后,需要帮助的人也进入了新的旅程,爱心救助是否也意味着就可以画上圆满的句号?如果要把好事做到极致,显然还不够。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航班只能帮人一时,但不妨与各种公益组织等建立联系与合作,针对不同情况的困难群体提供牵线搭桥等后续服务,让各方援手实现无缝对接。

不管怎样,当爱心航班成为一种常态,我们期待它能创新方式方法,更温暖、更贴心,也能发挥更大的能量。 (夏凡)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空中募捐 飞机里募捐 爱心航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