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队伍建设调研报告

2016年04月25日 09:23 | 作者:温红彦 张毅 彭波 徐隽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从严培养队伍,使渝北检察院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131名干警中,91人是研究生学历,培养出1名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4名全国检察业务十佳标兵(能手),40多名干警被上级机关或党政部门“挖了墙脚”,形成人才的良性流动。研究生毕业、工作6年就因业绩突出担任未成年刑事检察局副局长的门丽说:“年轻人有干劲、有奔头,因此,全国很多大学法学院毕业生都向往来渝北检察院工作。”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实施“一线磨砺计划”,安排高、中级法院初任法官到边远地区基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或人民法庭进行为期1年以上的锻炼。接地气的培养,提高了青年干警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但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凸显的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主客体都发生着深刻变化,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政法工作,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江苏省国家安全厅的一名干部说,随着反恐任务的增加,国家安全机关干警也面临提升能力素质的问题,“文绉绉不行,‘老土鳖’更不行”。

警务工作激增,但警力编制不增,大量警务活动需要辅警配合。在一些地方,警辅比已达1∶3。不断出现的“临时工担责”现象饱受诟病,如何提高辅警的职业素能成为政法机关面临的一大课题。

立案登记制改革让法院受理案件爆棚。过去江苏法院每年要审理163万余起案件,占全国案件总量的1/10,但江苏法官数量只占全国的1/20。“我们做过案件饱和度调查,一名法官每年办170起案件就超负荷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主任徐清宇说,然而年均结案量超过170件,甚至超过500件的法官在江苏、在全国还大有人在。怎么提高效率?现实能做的:一靠深化司法改革;二靠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能力。

创新方法手段,推动机制调整,四两拨千斤

贵州天气爽,人们心情也爽。近年来,中央加大对贵州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份。然而,城市在快速生长,农村也在深刻变革,政法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投入到贵阳街面上的警力越发吃紧。“过去,外勤民警身在岗心不在岗、迟到早退的现象时有发生,监管只能靠明察暗访。如今,一道‘数据铁笼’客观记录民警全天的活动轨迹和执法活动,实现了‘千里眼’盯人,‘大数据’管人,每周至少减少明察暗访工作20人次。”贵阳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徐海说。

“数据铁笼”不仅管人,而且管事,对交通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建立不同模型,实现“人在干、云在算、天在看”。比如醉驾案件,从吹气开始,检测结果实时传输到系统,数据不能更改或删除。

向现代科技要警力。贵阳市的治安水平得到提升,刑事案件总数在全省的占比从1/3下降到1/5,年万人案件数从112起降为60起,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连续4年环比双提升,2015年全市安全感测评达97.38%。

向先进典型要动力。江苏省开展“寻找江苏最美法官”“江苏最美警察”等推选活动,特别是刚刚揭晓的首届“江苏最美警嫂”推选活动,让群众走进警嫂的精神世界,了解政法干警的家庭家风,推进社会各界对政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向体制改革要潜力。经济社会发展一向走在全国前列的江苏省在政法领域改革创新方面也走在前面。出台领导干部和司法内部人员干预司法的责任追究规定,积极打造实战化职业警队,探索“生态警营”建设,推进书记员管理体制改革……一系列举措从体制机制上突破了制约政法队伍建设发展的“瓶颈”。

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朱光远总结得好:思想政治建设补上精神之钙,全面从严治警织密制度之网,坚持典型引路激发强警之志,而狠抓改革创新是破解发展之难的关键。

忠诚铸警魂,公正得民心。采访调研中,我们深深感受到:政法队伍是一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是一支牢记使命担当、努力干事创业的队伍,是一支有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编辑:巩盼东

01 02 03

关键词:临时工担责 政法队伍建设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