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闻逸事藏闻逸事

探秘重庆綦江灵应岩

2016年07月14日 08:39 | 作者:凌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坡上的丛林、无数的石桅杆——被当地人俗称的“石桅子”长短不一、成对分布,大多整齐地排列于悬崖峭壁上,也有的如微型华表般竖立在山路旁。

重庆綦江灵应岩石柱

重庆綦江灵应岩石柱

据重庆市綦江区政协委员、区文管所所长周铃介绍,在重庆綦江中峰镇“灵应岩石刻遗址”中,这些数量庞大的石刻分布面积达12250平方米,目前已发现3000多根,每组从几十根到几百根不等,其中3%左右留有题刻,雕刻年代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

为什么这些“石桅子”会集中出现在这里?它们有何象征意义,隐含着什么样的历史文化信息呢?

生命崇拜的表现

关于“石桅子”的由来,目前,在学术界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生殖崇拜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石桅子”呈“宝剑”造型,系国内首次发现,亚洲性学联会副主席刘达临教授在现场考察后,称之为“东方十字架”。

“生殖崇拜,缘于远古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模糊认识,实质上就是人类对生命的崇拜。”重庆市政协委员、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林必忠说。他表示,1987年,他们在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期发现灵应岩石刻遗址,并科学确认。这对于当地历史及信仰研究具有实物参考价值。但“石桅子”的来历,迄今为止,仍是众说纷纭,充满神秘色彩。

在林必忠看来,“宝剑”造型的“石桅子”形似航船上的桅杆,类似沿海一些地方立木桅子祈求平安的习俗;也有专家猜测,“石桅子”的产生或许与“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有关。不过,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这些“石桅子”就是为了求子而刻。

据说,当年曾有一条连通重庆至贵州的古驿道从灵应岩穿过。先民们纷纷立“石桅子”在古驿道两旁,以求绵延子嗣;在这里,“石桅子”之所以成对雕刻,大概也有“好事成双”的寓意。后来没有了立桅的地方,人们就在悬崖壁上凿,以至于“石桅子”一直绵延清溪河两岸数十公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

“太极神图”?

经过仔细辨认,一些石桅子上还残留着或深或浅的题刻,有的时间清晰,如“同治六年二月十九日立”;有的内容明确,如“信民李忠国为父锡福延寿立……”看来,先民们立“石桅子”并不仅仅限于求子,还不乏求寿、求福、求财甚至求官。

在一处山崖下,远远就可以看到崖上废弃土屋前,高高伫立着一根约4米高的石柱。不知道的人会以为那曾经是“拴马桩”,其实那也是一根“石桅子”。登上山崖,走近这根“石桅子”,发现因为风化严重,其外形已斑驳。据当地人介绍,这根“石桅子”原为“宝剑”造型,只是“十字”的那一“横”已在岁月侵蚀中脱落,看不出它的全貌了。

站在石桅杆下俯瞰山坡四周,只觉视野开阔,清溪河像一幅画卷在眼前展开。“你们看,像不像一幅太极图?”一位朋友提醒大家观察远山近水的地形。

的确,清溪河流经此处,刚好呈现“S”形拐弯,使得幽幽青山和悠悠清溪嵌合一体,恰似一幅天然的巨幅“太极神图”,为灵应岩的传说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专家介绍说,河中也曾立有“石桅子”,以前每逢大旱少雨时节,该处河段水位下降,便会“水落石出”,故当地人有“石桅子过江”的说法,还曾盛传过一句歇后语:灵应岩的桅子——插过河,足见“石桅子”数量之多。

最后的“僚人”?

到底是何人在此兴起了立“石桅子”的风潮?热爱僚人文化研究的学者告诉我们,在綦江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一个独特的部族———南平僚。其先民自战国末年起就生活在山高林密的地方,有着神秘的生活习俗和自己的语言文字,还曾留下辅佐刘邦打下汉室江山的传说。

但这个最终消失在密林中的部落,与“石桅子”真的有关联吗?专家看来,“石桅子”主要集中分布在綦江,而在周边区域,如贵州、江津、万盛等地几乎难见,“这或许真的与古代在綦江生活的僚人群体有关系。”而这需要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了。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重庆綦江灵应岩 石桅杆 生殖崇拜 太极神图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