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何丕洁:精准脱贫要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

2016年07月18日 10:33 | 作者:何丕洁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事业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应该充分借鉴多年来工作形成的宝贵经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充分调动帮扶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增强贫困地区的内生发展动力,是精准扶贫各项举措能否落地生根、发挥长效的关键。

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方法。用产业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其增收效果已为多年的扶贫实践所证实。实施产业扶贫,就是要在符合市场规律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措施使各项扶贫资源精准有效地配置到每个贫困户,保障群众增收致富有项目、有后劲。

当前各贫困地区都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招商引资,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但是在部分地区,我们也看到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在特色产业项目选择上,由政府、企业、专家决定的较多,而由当地群众、市场、地方特色决定的较少,贫困人口参与的可能性和热情不高。有的地方仅以精准扶贫为由设计规划产业,没有认真考虑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能参与多少,能得到多少收益。二是不少地方对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业用心较多,对项目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效果估计则过于乐观;对如何通过组织贫困户参与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考虑不多,用心用功不够。

为了充分发挥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切实使产业扶贫产生实效,笔者建议:

聚焦聚力,精准受益。精准扶贫要求,贫困地区根据自身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时,始终要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调动贫困人口的积极性,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稳定、长期受益。因此,无论是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龙头企业带动,还是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社,都要首先考虑到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参与方式和收益形式,要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避免“产业扶富不扶农”“扶农不带贫”的现象。

依靠主体,精选项目。建议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在摸清特色资源禀赋、贫困户生产经营情况的同时,多与当地群众共同分析市场空间和生态容量,深入听取贫困群众对发展特色种养、加工、旅游、休闲等产业的意见、建议、想法、要求。在此基础上,再请专家、专业人士规划和设计市场相对稳定、获益相对较快的特色产业。前期扶贫工作中的参与式扶贫已经取得很多很好的经验,今天开展精准扶贫可以加以吸收和借鉴。

互助合作,脱贫致富。目前,贫困地区加快发展需要龙头企业、种养大户的带动,更需要的是在政府帮助引导下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完成企业关联和市场对接,才能更好地实现土地托管、牲畜托管、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经营行为;才能更好地保护贫困人口的利益,实现贫困户增收;才能更好地形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贫困地区优势资源总量有限,如果过多引入外来企业,在带动发展阶段之后,很快就会面临资源和利益分配矛盾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引入少量的龙头企业、培养一定数量的种养大户是必要的,但从长远讲,还是应该下功夫组织当地农民建立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特色产业,做好产品品牌,这才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之策。

千方百计,培养能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不能是只被高考指挥棒所左右的应试教育,应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通过举办课外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职业技术学习培训。初中阶段以上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技能,应该能通过有关部门专业考核,取得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力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使分散的农民个体尽快成为适应集体生产合作和现代企业生产需要的新型劳动群体,把贫困地区的人口资源变成人力资源。

(作者系民革中央副主席)

编辑:秦云

关键词:何丕洁 精准脱贫 贫困群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