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最好的告慰——来自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报告

2016年07月19日 18:27 | 作者:玄燕凤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华社乌干达恩德培7月19日电题:最好的告慰——来自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报告

朱鸿亮、姜博

清晨雨后的朱巴山,些许烟雾缭绕,山下的UN城营区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

然而,耸立的哨楼告诉人们,这里并不平静。南苏丹,尼罗河滋养下的这方土地本该美丽富饶,却因战乱成了死亡和危险的代名词。

中国维和步兵营外的主干道上,数十名官兵正登上猛士运兵车,前往1号难民营,轮换已经执勤一整夜的战友。主干道宽约4米,道路里侧,是厚厚的围墙——那是联合国营区及难民营不容侵犯的标志,也是中国维和战士们每天都要守卫的重要防线。

在这里,中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战士们已经坚守了整整7个月。

我们不放弃

当地时间10日晚,一枚火箭弹击中正在难民营附近执行警戒封控任务的步战车。

强大的冲击波把当时正在哨位附近的战士田飞衡掀翻在地,“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声炮响怎么离得这么近。倒地后回头一看,车后门被炸开,车顶被炸了一个直径大约一米的大洞。车里冒着浓浓黑烟,炮弹上也有零星的火苗”。

据他回忆,当时的场面相当混乱,天上到处乱飞着不知会落在何处的炮弹,子弹“飕飕”呼啸划过,5米外的土堆后响着枪声,难民喊叫着四处奔跑。

105号步战车被击中后,又有一发火箭弹在附近爆炸,枪声也更加密集。维和营营长王玉安当即命令难民营西门的103号步战车警示射击,4名战士携单兵火箭占领有利地形、形成威慑。5分钟内,维和营教导员鲁成军、步兵一连连长王震火速带人增援、建立防线,将车内的6名伤员和车外受伤的宋晓辉抬上救护车。

外面,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的激战仍在持续。位于朱巴山的联合国杰贝勒营区,处于交火线一带,而朱巴山高地的控制权,成为双方激烈争夺的焦点。

重机枪、迫击炮、火箭筒、装甲车、坦克、武装直升机等重火力一起上阵,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在难民营附近的耶伊路上来回拉锯。

战斗一直持续着。南边的天空电闪雷鸣,雨点砸了下来,又是一次暴雨来临,枪声炮声乱成一片。

中国维和士兵们坚守了数十个小时的防线岿然不动……

我们不退缩

11日上午,激烈的枪声再次响起。一发坦克炮弹在5号哨位附近执勤的步战车北侧土墙外3至4米处爆炸,步战车排烟筒深深嵌入一片弹片。

根据上级命令,班长李东立即组织载员下车隐蔽,留一名炮手在车内观察,并做好还击准备。

随后,又一发炮弹在5号哨位下方爆炸,附近一名正在观察的反政府武装人员被气浪掀翻。步战车内炮手报告,坦克又开火了。

“我们刚一抬头,便看到炮弹在6号哨位旁边的土坡爆炸,激起非常高的烟尘。很多子弹往难民营这边打,我们前方两三米处的石头被打得到处乱飞。”李东回忆说。

但是,没有一个人从战位上下来。

14日上午,中国维和步兵营城区巡逻分队奉命前出,研判安全态势。驶出15号哨位不到1公里的丁字路口处,巡逻车队在政府军检查站遭遇拦截。检查站不远处,放着3具尸体。

负责这次任务的军事联络官前去协调未果,对方对维和步兵营乘坐装甲车辆、携带武器巡逻反应强烈,威胁说如果继续前行,将对我维和官兵采取行动。

面对威胁,巡逻队继续前进。据执行这次任务的步兵一连排长杜希林回忆,车队一路被十几名携带步枪的武装分子尾随。“经过朱巴大学西南角十字路口时,有两辆配有重机枪的皮卡车看到我们后,机枪手做出装弹和拉枪机的动作,枪口指向巡逻队。很多士兵指着车队骂骂咧咧,非常仇视。”

官兵们毫不退缩,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回到营区。

我们不相信

交火事件发生后,武装分子一度扬言要进攻联合国营区,中国维和步兵营全体进入一级战备,就连每日吃饭都是全副武装。

最紧张的几天,因道路被封锁,水车无法外出拉水,营区备用水急剧减少,洗漱用水已无法有效保障,其它给养也明显减少。更为困难的是睡眠,由于战位多、任务重,许多战士只能在岗位上一直坚守着。实在困得不行了,只能穿着防弹衣轮流就地睡一小会儿。

“执行完任务回来补觉,也会被激烈的枪炮声吵得无法入睡,不知道下一发炮弹会不会落到自己头上。”一名维和战士说。

但,没有一人退缩,连袭击事件中受伤的宋晓辉,也在第一时间主动要求回到一线,去完成战友“未竟的事业”。

在这炮火纷飞的日子里,这些来自“杨根思部队”的年轻维和战士,似乎回到了先辈们的战斗岁月。

60多年前的朝鲜长津湖畔,就是这支部队的前身,连长杨根思喊出了传承至今的坚毅决心:我们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杨根思战斗至最后一刻,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烈士李磊、杨树朋,均来自“杨根思连”。

7月16日下午,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烈士追悼会之后,当集团军副政委李振领带着全营官兵高喊出“我们不相信”时,官兵们的脸上写着满满的坚毅与决心。

他们宣誓,一定坚守岗位,奋战到底,圆满完成维和任务。

用李振领的话说,这便是对烈士“最好的告慰”。(完)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南苏丹 维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