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四通八达,寻传统之根 由艺登道,觅现实之径

——访北京大学著名学者楼宇烈

2016年08月31日 09:45 | 作者:金涛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二 

“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都是从局部看问题,他们的不断创新,是因为看问题太片面造成的。中国强调整个天地宇宙是一个统一的道理,我们不是在整体的理论上去创新,而是到运用上去创新。 ”

记者:您非常看重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甚至认为中医理论与实践最全面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强调医学理论的发展对恢复传统文化自信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和文化的关系有如此密切吗?

楼宇烈:因为中医是传统理念的践行者,中医本身体现了中国文化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了解中医,对于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帮助。这一百年来我们思维方式有了很大改变,我们单纯地相信所谓的科学,科学成了口头语,却把中医说成是巫术、不科学的。

记者:您提倡要平衡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但是科学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也就一百来年,人文文化却历史悠久,根深蒂固。我们存在许多陋习,有赖科学思维改善。比如现在很多地方买房子,不买18层,说是18层地狱。类似这样思维,感觉很“不科学” ,需要科学矫正。

楼宇烈:这是两个问题。生活中的忌讳,不光中国人有,西方人同样有。西方人不一定忌18、忌4,但忌讳也多得很。这是习俗问题、心理问题,不能与科学不科学混淆。

记者:西方科学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对前人颠覆与超越。但中国传承传统,有时过于强调继承而忽视创新,甚至在做美食节目时,都要强调制作方法几百年一点儿不变,对前人东西缺少创新。这是中国文化本身存在的问题吗?

楼宇烈: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困起来了。北宋张载说:“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荀子讲过,“礼以顺人心为本” 。人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的。所以《礼记》中多处讲,礼是不断变化的。 《周易》里讲到一个重要概念,时间的“时” ,我们要守中,中庸就是讲究标准、分寸,可这个“中”不是绝对的,而是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人讲经又讲权,经是常道,是不变的,权就是权变,是变化的。继承得好,一定会有发展。

第二,为什么西方不断否定前人,中国遵守祖宗家法?因为西方文化,尤其是近代以来的西方文化,都是从局部看问题,所以先有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不用证明,然后根据假设构建理论体系,完全对。可是走着走着感觉不对了,不光有一条路,还有另外一条路,于是就得重新构建理论体系。中国强调整个天地宇宙是一个统一的道理,我们不是在整体的理论上去创新,而是要求把握整体道理以后,到运用上去创新。所以我反复强调,中国的创新是实践的创新。宋代苏轼讲:“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如你所说,西方的科学,比如物理学,从牛顿力学到今天的量子力学,发生了巨大变化,是进步吗?进步了。但还是停留在一个个局部。直到量子力学之后人们才开始反思,原来世界是一个整体,世界上每一个事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过去科学家认为任何事情都能做定量定性分析,但量子力学以后人们认识到宇宙的未确定性和整体性。现在人们又开始认识到东方古代的、所谓的神秘主义的思维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三个问题,说中国没科学,这不准确,因为这些人认为一定要由理性思维总结、推论出来的才是科学,直接用眼睛看出来、直接感受的就不科学。因为他们对科学有了特殊的定位,才说中国没有科学。其实简单地说,科学就是对事实做出理论上的分析,只要合乎事实,就是科学的。汉代董仲舒讲,“凡物必有合” ,相反的两个方面合起来才成为一个事物,有前就有后,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内就有外,有阴就有阳,不管什么东西必须有前后上下左右内外才成一个物。大概没有事物能逃出“凡物必有合”这个命题。难道这种说法就不科学吗?可是没有做定量定性分析,是看到的、直观的,因此说中国没有科学,或者如李约瑟所说,中国技术那么发达,为什么没有科学思想、科学理论?其实是他对科学理论有固定的看法,认为直观认识不是科学。中国具有最简单、最准确的对于宇宙的把握。说得简单点,阴阳五行。阴阳消长、五行生克,没有事物能逃离。只要认识这样的道理,运用到天文上,能够认识冬去春来。运用到社会,构建社会结构,不能两极分化,不能对立,设立各种部门,互相推动制约,要理顺,理不顺,相生变成相克,相克变成相生,就乱了。运用到个人,可以认识到每个人自己的身份地位,跟别人的关系。明白这些道理,运用到什么地方都行。又比如,随着时代变化,古今父子关系肯定有所不同,但总离不开相生相克。作为父母,生了要养,养了要教,怎么教,那又会有变化,但道理是如此。子女对父母,要顺,要养,具体时代不同,也有变化。所以中国人是用最简单最直观的办法来认识天道、地道、人道。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5

关键词:楼宇烈 传统之根 中国文化软实力 现实关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