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再说“李闻”忆英魂

——纪念李公朴、闻一多殉难70周年大会发言摘录

2016年09月09日 10:44 | 作者:吕金平记录、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闻一多孙子闻黎明:

李、闻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李公朴、闻一多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

李公朴先生17岁做学徒时,就参加了抵制日货活动。1925年,在抗议五卅惨案群众运动中,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九一八事变后,李公朴坚定站在反对日本侵略的立场上,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呼吁建立全民族抗日阵线,反对一切内战,是全国著名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

抗战爆发后,李公朴亲临山西抗战前线,并奔赴延安,组建抗战建国教学团,深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西北、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开展工作。皖南事变后,李公朴来到昆明,在这里,他创办了宣传抗战、坚持进步的北门书屋、北门出版社,参与了中国民主同盟第一个地方组织———民盟昆明支部的筹建,是昆明民主运动的主要旗手之一。

闻一多也是一位炙热的爱国主义者。他在求学时期就接受了新文化运动的熏陶,在五四运动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赴美留学后,他的忧国忧民激情再次迸发,写下《七子之歌》等一批至今传颂的爱国主义诗篇。回国后,闻一多致力于中国学术文化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抗战爆发后,他随校南迁,来到春城,始终从事各种抗战建国工作。

李公朴和闻一多生活在两个不同环境里,他们对人生道路虽然各有不同选择,但他们都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都认识到只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全面现代化,才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唯一道路。这一共同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在各自领域和各自岗位上,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努力。李公朴一到昆明,就联络社会人士,扩大统一战线,开展各类社会教育,从而很快赢得了云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闻一多也在对现实的思考中,决心走出象牙塔,向中国共产党靠拢,成为与中国共产党携手斗争的中国民主同盟中的一员。

编辑:秦云

1 2 3 4 5 6 7

关键词:民盟 李公朴 闻一多 殉难70周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