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第二课堂尤须“以学生为本”

2016年10月19日 13:41 | 作者:刘大山 | 来源:南京日报
分享到: 

昨日媒体报道,南京大学针对2016级新生正式推出“第二课堂成绩单”,除了每学期的学业成绩单外,学校还将记录同学们4年的综合成绩,如参加竞赛情况、社会实践等,并绘制“雷达图”,毕业时开出“成绩单”,希望督促同学们好好规划自己的4年,为升学求职做参考。

多少年来,大学毕业生都是靠口述或简历自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在校的实践活动的。这种方式缺乏系统性,又存在很大的水分。人人都说自己是学生会干部,个个都有过志愿者的经历,用人单位只能一笑置之。现在,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证明自我的科学评价体系,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了科学参考,无疑是顺应教育改革潮流的有益探索。不过,在其他高校的第二课堂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质疑和误区。对刚开始推行此项目的南京,汲取相关经验教训,方能少走弯路,让这张成绩单更具可行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不久前网上有个热帖,帖主和回复者大多是上海某高校的学生。该校从2014年起实行新的第二课堂学分政策,要求学生在4年中获得至少12分,不达标者无法毕业。由于每个获取学分的途径都有上限,且学科竞赛、创业创新等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浮云,于是“刷讲座”就成了必修功课。每逢有讲座,现场都被挤爆,但认真倾听者寥寥,学生们都在做作业玩手机,所谓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都变了味道。

以上是一个较特殊的典型案例,虽然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学分作为硬指标,但由此展开的反思却具有普遍性——大学是开放自由的,应该给予学生广阔空间和更多可能,如果第二课堂画地为牢,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和手脚,其效用与初衷就会背道而驰。例如,高校为了记录第二课堂的成绩,都建了信息化平台或大数据系统,但系统是否只涵盖校方“认证”的课程或活动?假如学生参与平台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分值如何确定?谁来记录、审核和评价?

又如,一名学生如果潜心学术,整天泡在图书馆实验室,立志于从事科研工作,恐怕很难在第二课堂拿到高分,可这类学生也是社会所需要的。第二课堂成绩单是个好东西,但千万不能把经念歪了,在分数之外,还应建立更多维度,以及更灵活、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高校首先要深入理解,厘清概念,把相关工作做严做实。

上个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工作推进会在京举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在会上提到了“解决脱离学生等突出问题”,可见类似现象并非个案。在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过程中,对高校而言尤须牢记“以学生为本”,让这张成绩单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刘大山)

编辑:刘文俊

关键词:南京大学 第二课堂成绩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