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海棠书斋,冬日里盛满阅读温暖

2016年11月29日 14:26 | 作者:路艳霞 | 来源:北京日报
分享到: 

开办近3年,每年举办讲座沙龙上百场,吸引众多读者走近国学

位于西城区万寿公园内的海棠书斋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处环境优雅的公共阅读空间。记者 孙戉摄

位于西城区万寿公园内的海棠书斋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了一处环境优雅的公共阅读空间。记者 孙戉摄

海棠书斋位于西城区万寿公园内,冬天来临的时候,门前海棠早已凋谢多时。但推门进入后,屋子里洋溢着浓浓暖意,热爱阅读的人们,让这里充满了勃勃生机。西城区双槐里社区本月获得第六届书香北京·北京阅读季十大阅读示范社区,而海棠书斋正是该社区的阅读活动场所。

小而美的空间

处处藏着惊喜

海棠书斋共有300平方米,入口处,毛笔字书写的11月份公益活动海报前常常站着读者,《世说新语》讲座、《水彩艺术》讲座、《寻找中华文化的足迹》讲座、《千年书法》讲座,一周至少有一场。

阳光照进书斋,斑驳的光影落在老人们正在阅览的报纸上。住在附近的居民赵先生已是85岁高龄,他咧嘴笑着说,“我天天都来看报。”依墙而立的有一排书架,书是西城区第二图书馆赠送的。

推开里间的门,则是另一番温暖场面。正在举行的《世说新语》讲座已进入到第二讲,远远近近的听众都赶了过来,大家一起沉浸在历史人物、故事中。“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国学教师赵老师旁征博引,借古讲今,听众聚精会神。大家的心交融在了一起,两个多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环顾四周,社区阅读空间布置的处处雅致。多宝格样式的书架里,放着线装书。墙上挂着书法作品,端庄不俗。房间里还有个大茶桌,而角落里有一架钢琴,它并不是摆设,时不时会有人弹奏。

这个房间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房间,这是个小小的阅读间,浅蓝色方格沙发、摆放茶具的棕色小茶桌、蓝色的小柜子、随意摆放在书架上的书,还有绿色的小台灯,营造出安静悠闲的家庭书房氛围。

这还不是书斋的全部。移步二楼,在一个大型条案上,铺着大毡子,斑斑驳驳的墨迹证明了它的真实身份,这是书画爱好者的天堂。他们写写画画,在此不断进行。

工具间改成书斋

经费靠个人投入

就在3年前,海棠书斋还是万寿公园的一个工具间,杂乱、阴暗,摆满了铁钎、扫帚、除草机等。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赵俐至今清楚记得这一景象。

赵俐从小跟上过私塾的爷爷长大,学过《三字经》《弟子规》。她有了孩子以后,她的国学“基因”满血复活,而她的女儿从4岁起就能大声诵读《弟子规》。志趣相投的朋友看在眼里,竞相把孩子交到赵俐手里,让她栽培。

赵俐原本在自己家中带这些孩子学《大学》《中庸》《论语》,但她教学有方,名声在外,“私塾”规模也越来越大。恰逢万寿公园改造,西城区园林局就立马儿想到了她。赵俐的“私塾”路线图也由此起了变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过后,她很快拿出了一个详尽的改造方案。她认为,既然叫万寿公园,就应该注入中华传统孝礼文化。

赵俐为此个人投入30万元,一桌一椅一花一草,都是她亲自挑选、购买的。座椅是鸡翅木的,茶桌是红木的,全部从高碑店定制。从小学画画的她,更将自己的审美意趣注入到书斋的每个细节。

过去一年,海棠书斋举办了100场公益活动,都是围绕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为了维持书斋的运转,书斋自近三年前开办以来,实行公益+会员制的运营模式,比如赵俐开办的一些国学课程会收一定的费用。即便这样,书斋要想长期运营,单纯靠她个人的投入,还是非常艰难。

但赵俐想把海棠书斋模式复制、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亲近国学。她甚至设想,公园里如今闲置不少会所,都可以利用起来,成为一个个美好的阅读空间。

一旦走进书斋

读者不想再离开

如今的海棠书斋,讲座声、讨论声、琴声日日不绝,有了一大群忠实读者。他们说,一旦走进来,就不想再离开。

有一位叫苏曼的公司白领,她在此坚持参加各类读书活动已有两年多。之前跟着老师完整读过《史记》,此次她要跟着学完二十多讲的《世说新语》。“过去我对国学经典了解不多,语文课本里选什么就读什么。”但随着苏曼阅历的不断丰富,她发现自己很想读些古文,只是古文对她而言还是晦涩,直到有一天发现了海棠书斋。“一本国学经典,老师不是从头学到尾,而是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后人评价等等,把这个人物很饱满地呈现出来。”

李明今年64岁,老师讲过的关键点,他一笔一画地记在一个笔记本上。讲座开讲之前,他一拐一拐走进来,这是几年前患脑梗落下的后遗症。李明从上小学起是班里黑板报组骨干,在东北建设兵团当过通讯报道员,那些大幅标语都是他的手笔。他说这辈子就没离开过文字,“得病后,我没法参加体育活动,写个字都用尽了力气。”即便这样,从书斋开门那一天开始算起,李明几乎天天都来报到,这里有条案、有毡子,他会重操旧业,春节前给大伙儿写“福”字,平日也会练书法。而当天的报纸,他也会翻翻。以前看过的书,再从书柜里取出来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都是他的菜。

贾丽洁今年72岁,她记的笔记密密麻麻,干净整齐。她照顾病中丈夫十几年,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她决定走出家门,寻求一些精神上的支持。书斋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天地,过去她的印象中,书法讲的是横平竖直、提笔蘸墨,但这里的老师说,书法首先是汉字,再是记录,还要讲究速度,更要有美感。“这颠覆了我之前的观念。”贾丽洁说,年轻老师带着老年人更新观念,让她感到很开心。每天出门,贾丽洁都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但她的心情却是快乐的,海棠书斋改变了她的人生观。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海棠书斋 讲座沙龙 国学 阅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