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田本相:在抗战烽火中的田汉

2016年12月12日 10:29 | 作者:田本相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戏改梨园情

在八年抗战中,田汉以积极的组织工作、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努力的戏曲改革实践,向祖国的壮丽河山泼泻了战火的诗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作为戏曲改革的推动者,田汉关心民间艺人,研究地方剧种,组织艺人力破门户之见,携手让民间艺术焕发青春,为抗战服务。以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形式,传达了时代的最强音。

田汉对旧剧的改革,一直抱着极大的兴趣,他对戏曲的“旧思想旧情感旧内容”是抱着坚决反对的态度的,但他并不一概否定戏曲的艺术价值,而提出了“新歌剧”(新戏曲)的概念。田汉在担任三厅六处处长期间,他对戏曲的关注,尤为引人瞩目。由他亲自主持举办七百余戏曲工作者的“训练班”,提高戏曲演员们的觉悟,唤醒他们的爱国之心,革除梨园、码头的坏风习。

武汉失守,1940年初,田汉在衡阳与长沙之间的旅途奔波当中,完成了京剧《岳飞》的创作。在同年四月就在长沙劳军公演了。岳家军的威震敌胆、用兵如神与每战告捷,长的是抗日民族战争中爱国志气。

政治部由武汉移长沙,他对湖南的平剧队和原在长沙的湘剧团体的二三百人举行战时讲习班,并且组织了平剧两个队,湘剧七个队。田汉提出了两个口号,一是改革生活,一是供给剧本。前者在于革新他们生活的一些封建陋习;后者是田汉亲自改编和创作戏曲本子,供他们演出。这套戏曲改革的方法,使他们的演出获得观众的欢迎。

之后,田汉应约去桂林,也把平剧队带去了。他将长沙取得成效的戏曲改革方法带到了空气沉闷、作风保守的桂林剧坛。演出的《雁门关》,令桂林观众耳目一新。继之,相继推出田汉扶病赶写的《新儿女英雄传》与《江汉渔歌》,更是人人争看,轰动桂林城了。

不仅如此,田汉还创作了大量戏曲剧本。

综观田汉的戏曲作品,确实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是如《土桥之战》《新雁门关》《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岳飞》等,是所谓大事件、大场面的“大历史剧”。这些作品,让田汉终于找到了这种以气势取胜来高扬民族意志与民族情感的特殊方式,演出时宣传效果极佳。这种表现方式,在传统戏曲的传统表现方式中是难以想象的。二是如《旅伴》《新会缘桥》,这类戏是田汉将旧题材旧故事旧剧目“移风易俗”为通俗演唱、服务于现实生活需要的作品,风趣诙谐、通俗简单却具有强烈的戏剧性,而且艺术水准颇高。三是以刻画人物见长、写情至深、表现性格与心理极透的作品,如《情探》和《武松与潘金莲》《武松》。《情探》显示着田汉作为剧作家铺戏写人的高超技巧,而且在刻画人物重情重性格发展的因素方面,显示了田汉创作的一个新的突破,达到了他自己的戏剧作品乃至当时全国戏曲作品的一个新高度。

田汉的戏剧改革的思路与实践,不但是他对抗战戏剧的贡献,而且对中国戏曲的改革也起到不可否认的历史作用,即使今天仍然有着它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著名话剧史学者、田汉研究专家)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田本相 田汉 抗战烽火 爱国救亡 左翼文艺运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