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洞庭湖数十万亩网围拆除 补偿与渔民安置成新问题

2017年02月08日 11:03 | 作者:洪克非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围”困洞庭湖

网围拆除后,补偿与渔民安置成新问题

曹伟 记者 洪克非

各界关注的数十万亩洞庭湖网围,在湖南省政府的严令之下被纷纷拆除。然而,网围的建设有复杂的原因:历史上县乡政府利用民间资金开发湖洲,把以往由集体经营的芦苇山场转让给个人经营;个别县市也鼓励渔民在洞庭湖水域发展网箱和低坝高栏(即矮围、网围)的淡水鱼养殖。

但从2016年起,湖南省政府明确将“拆围”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并提出拆围的进度表。

大面积的网围被清除后,网围老板补偿诉求与渔民安置,成为各地方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洞庭湖网围之害

官方资料显示,洞庭湖湿地内存在多达42万亩的矮围、网围。 2014年5月开始,湖南多组环保志愿者分赴东洞庭和南洞庭查看,网围情况触目惊心。

湖南环保志愿者“湘潭小武哥”是最早关注洞庭湖湿地网围问题的人之一。

“按照材质不同,网围分为矮围、塑料或竹竿围和钢丝围三种。”“湘潭小武哥”说,较为普遍的是渔民利用湿地自然形成的堤围圈成矮围。在洞庭湖涨水季节,鱼类会随着水流从长江流入湖内;到了枯水期,水流退去,鱼类会被圈在围子里面。

有人在矮围的基础上插上竹竿,绑上胶网,这种胶网高度大多能超过涨水时的最高水位,当地俗称的网围,多指这一类。“实力”的体现,则是钢丝网围。“用水泥石墩固定不锈钢管插入地下一米多,上面用角钢、工字钢和钢缆固定,用钢网锁扣,质地异常结实。”“湘潭小武哥”说,他曾看到拆围的挖掘机开足马力冲过去,有时竟撼不动“基础深厚”的钢网。

岳阳环保志愿者老刘介绍,设立网围的人只需在退水时放掉残留的水,或者用“电打鱼”的方式,即可将围子里的鱼全部弄上来。这种“竭泽而渔”的捕捞方式让老板们获利颇丰。几千亩的网围,一年收入可达几十万元。

环保人士付锦维说,近年来在洞庭湖湿地“占地为王”修建网围的不在少数,被围住的鱼就成了他们的私人财产。

多个环保组织的人士指出,在洞庭湖设置网围的很多不是当地渔民。因为圈地、设围的成本非常高,一些公司投入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圈起上万亩水面。

网围的存在让鱼类资源越来越少,严重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平衡。而且,网围所在地是洞庭湖的核心保护区,也是候鸟的栖息地,网围的存在势必会影响候鸟的迁徙和栖息。网围还严重影响了船舶正常通行,成为防汛的障碍。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洞庭湖 拆除 补偿 渔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