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长白山满族剪纸艺术溯源:从湮没到发现

2017年04月07日 14:43 | 来源:吉林日报
分享到: 

侯玉梅的剪纸作品《扭秧歌》


倪友芝的剪纸作品《嬷嬷人》


痴迷满族剪纸的倪友芝



1987年,长白山区满族民间剪纸刺绣作品进北京举办专题展览的开幕式上,爱新觉罗·溥杰、老舍夫人胡絜青一同欣赏满族剪纸作品

长白山区是满族的发祥地,至今这里还遗存着许多满族的传统文化,满族民间剪纸就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反映满族先人崇尚生产、生活的民间活化石。

20世纪80年代初期,时任通化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王纯信在通化县首次发现满族民间剪纸,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长白山满族剪纸的文化概念。2008年“长白山满族剪纸”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纯信发现的第一位满族剪纸作者系通化县人倪友芝,后成为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因王纯信已过世,日前,记者采访了王纯信的女儿王纪。

“剪纸”也可以不用纸

皇太极(1592-1643)时,女真人开始自己造纸。在长白山区,女真人称纸为“豁山”,“夏秋捣败萱、楮絮,沤之成毳,暴为纸,坚韧如革”,还有用“东山桦木,性柔而坚好,麻性棉而坚,可以造纸”(《长白汇征录》)。这种纸是就地取材、土法生产、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产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王纪告诉我们,剪纸是对薄片材料的镂空剪刻,满族在有纸之前已经有了“剪纸”,那是兽皮、鱼皮、桦皮、树叶、苞米叶、辣椒皮、麻布等剪刻而成的纹饰。满族人的生活方式经历了游猎、农耕,剪纸材料的选择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变化,渔猎时代以桦皮、鱼皮、兽皮为主;农耕时代以布帛、苞米叶、辣椒皮、树叶为主。如今,在长白山区,还有用苞米窝、红辣椒、绿树叶作材料剪贴的作品,为素色的冬日增添浓艳、喜庆的气氛。

王纪说,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起源于萨满教。满族剪纸题材独特而广泛,主要记录和刻画人物、动物以及民间生活习俗。剪纸可分为始祖神话剪纸、神灵崇拜剪纸、萨满崇尚剪纸、风物传说剪纸、传统习俗剪纸和现实生活剪纸6种。这种技艺,都是靠长辈教晚辈等方法一代一代口传心授才传承下来的。

地道的长白山文化

满族民间文化,特别是满族民间美术,长期以来未被很好地发现与认识,与清王朝的封禁政策是分不开的。

清朝定都北京后,视长白山为“兴邦建业的祖基发祥地,不可亵渎”,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下令:兴京以东、伊通以南、图们江以北为封禁地。包括今通化、延边等市所辖的20余个县的辽阔地区。蕴藏在满族民众中的民间美术也随之流散,因离开了生养它的土壤而很快枯萎。

长白山区开禁之初,许多满族人陆续举家迁回,但仍是山高林密、交通险阻、人烟稀少,致使满族的遗存文化湮没在林海雪原中。

通化县位于我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南麓,距清朝满族民间文化的发祥地——赫图阿拉城不过百里,是早期满族人活动的区域之一,也是进入长白山的主要通道。令县址所在地“快大茂子”这一地名就是满语——水曲柳树的意思。县所辖地有很多地名为满语的音译,如:英额布(满语:臭李子树),金斗伙洛(敞亮的山沟)等。在县内陆续发现很多不同种类的满族文化遗存。

王纯信在从事民间美术的挖掘、抢救工作中发现了依然存在的满族民间剪纸;2007年“长白山满族剪纸”列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008年“长白山满族剪纸”被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长白山满族剪纸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除满族剪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倪友芝外,经过传承与发展,目前通化市已拥有了张杰、徐贵库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满族剪纸艺术家,开展了面对“全省满族剪纸传承人群”人才的培养工作。

艺术源于社会生活

满族民间剪纸起源于萨满教,同时与满族人日常生活亦息息相关。

满族布帛剪纸。非纸材剪纸是满族剪纸的特点之一,布帛剪纸在生活中多应用于服饰及挂饰,民间称其为夹布(剪布)。此工艺源自耐磨实用、节俭的生活习惯,以补缝形式呈现,适于清洗。赫哲族用这种方法创造了灿烂的鱼皮和桦皮纹饰体系。

过年墙画剪纸。“二十七八,扫土贴花。”满族人家在过年时都要清扫尘土、装点房间,以求一年的新气象。以剪纸的方式装点墙壁和窗户是满族人的传统习俗。满族人喜欢黑色,认为黑色是力量的象征,过年墙上贴的画称为“熏纸”,多幅熏纸组合成一幅大画称为“熏画”。

这些熏画剪纸中留存着满族古老的纹饰体系,最具代表性的是嬷嬷人、龟、蛙、鹿等。

“嬷嬷”是满语,在满族原始信仰中,被称为女神。现在留存的嬷嬷人儿造型,多为正面站立,两手下垂,五指分开。

龟、蛙是长寿吉祥的象征,在过去满族祭祀的神中以绘画的形式展现,造型粗犷,格调古朴,眼睛用香火烧出,圆孔四周有烟熏的痕迹。这些极具民族地域风格特征的满族剪纸,造型古朴、端庄,成为满族纹饰的代表符号。

玩具样式。满族人日常使用的剪纸主要是妇女做活的各色底样和哄孩子的剪纸玩具,样式源出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最初皆有模具,后人依模具而创造与发挥,形成人类生活中各种必须的日用品。像鞋帽等小件生活物品的样板,是农耕时代每个妇女必须拥有的生活技能。绣花底样包括挂饰、服饰及枕头顶刺绣的底样,构成了满族人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方式。儿童玩具剪纸在北方少数民族具有共性特征,满族儿童玩具更使人过目不忘。

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受长白山区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影响,满族人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其特点可以概括为:题材的民族风俗特色、造型的民族审美特色、载体材料的地域特色、剪技的粗放特色。

题材的民族习俗特色。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存——独具长白山地域特色、独具满族先人习俗特色的民俗文化。长白山区的自然风貌、风土民俗,对满族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多少年来,王纪尝试着将长白山人的民风民俗与剪纸创作相结合、相融合,称之为“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区的民风民俗充满远古、奇特、神秘,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这些民风民俗成为了剪纸创作的艺术资源,取之不尽,将之融入到剪纸创作中,形成了满族民间剪纸的民族习俗特色。

造型的民族审美特色。在漫长的岁月中,满族先民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审美意识,最突出的是色彩习俗的“色尚白”。艺术来源于原始民族的审美观,这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鲜活地体现了先民的希望、渴望、追求。在满族人家,族长家的西墙上置有祖宗板,也称之为搁板,满语云“额林”。祖宗板前贴有挂签,五张、七张不等,却都是白色或淡黄色的。上面刻有满文,剪刻技艺粗拙,是典型的满族剪纸。

王纪告诉我们,在剪纸创作中,满族的审美习俗除了“色尚白”,还追求色彩大胆、强烈、大红、大黑、大蓝,而不是“随类赋彩”。甚至在涂染的剪纸纹样中,追求色彩的变化与多样,但颜色的选用随意性强,与所表现对象的本来色彩无关。

载体材料的地域特色。王纪说,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剪纸的材料也与之关联。剪纸以纸为主要材料,轻、薄,易剪、易刻、易保存,为剪纸的普及发展创造了条件。长白山区的满族剪纸,则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桦皮剪刻出多种图案,用以装饰桶、箱、包,甚至房屋、舟船等,称之为桦皮文化。满族先民采撷个体大的树叶剪纸,还将苞米皮、红辣椒皮用来剪纸,其上的自然纹理与天然颜色令人耳目一新。独特的自然条件,提供了剪纸独特的材料,它以鲜明的个性闯入剪纸艺林,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奇葩。

剪技的粗犷特色。王纪认为,风格粗犷是满族剪纸的重要特征,以鲜明的个性与其他民族的剪纸迥异。正因为使用多种载体材料的剪纸出自劳动妇女之手,她们不受艺术法则的束缚,在进行剪纸时随心所欲,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这些剪纸,可以剪、可以刻,桦皮、布帛等都可根据需要拿来剪刻,是不用纸的剪纸;可以贴、可以缝,剪刻成的图案多不单独使用,而是与衬地相结合,或是粘贴、或是系缝,多用于衣物、枕头顶、皮毯之类;可以补、可以绣,将剪好的图案贴在衣物上,在其上刺绣,剪纸底样为花线所覆盖,颇有立体感,是绣出来的剪纸;可以画,以剪纸为衬地,在其上描画,变化无穷,是画出来的剪纸。

由于剪纸材料特异,必然导致剪纸造型的特异,树皮、树叶、鱼皮、布帛等材料远不如纸张薄、匀、软、韧,所以剪刻的线条不可纤细,追求粗犷。因是用来装饰衣服、枕具甚至屋、船,欣赏者距离较远,以线条粗犷最为醒目。所以动物均为正侧面、人物为正面,以突出特征,甚至动物、人物不剪出鼻、眼、口,身上无纹饰,追求剪影效果,都是为突出整体效果,这与画论中说的“远人无目、远树无枝”不谋而合。

由于民俗审美意识的差异,造型也有较大差异,有的追求写实,以正侧面造型抓取特征,以追求形似;有的追求变形,随心所欲的变化造型,常将鹿的蹄子夸张为半月形,将鹿角夸张为涡旋形,追求神似;有的将人、兽、鸟、鱼等一律用螺旋纹来表现,这是水崇拜的体现,形成独特的造型模式,充满神秘。

满族剪纸由于独特的信仰崇尚,独特的审美意识,独特的载体材料,独特的剪纸技艺,形成了明显区别于汉族剪纸的粗犷艺术特色,是古老原始文化延续至今的活态文化,是原始文化的宝贵遗存。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生生不息的传承中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作为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30年坎途,由湮没到发现到挖掘到保护到今天的传承和发展。

倪友芝,通化县富江人,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从小受到满族乡土文化的熏陶。儿时开始学剪纸,虽过了几十年,但仍能持剪刀将图案跃然于纸上,且乡土气息浓烈、民族特点鲜明。当年只是想在老伴儿面前露一手剪出了个嬷嬷人儿,却使得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被重新发现,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重见天日。

7岁学会剪纸

近日,记者来到通化县见到了74岁的倪友芝老人,她家客厅中摆放着专为她剪纸用的柜桌,里面放着纸张和部分剪纸作品。在客厅墙上贴着她剪的《人参故事》《龟与蛙》等作品。

倪友芝的母亲和姥姥都是“在旗的”,姥姥活着的时候,每年都要剪小人儿、龟、蛙等小动物贴到墙上,以示吉祥。倪友芝自小和姥姥学剪纸,现在她剪的东西,都是当时的样子。“我7岁就开始学剪纸了,剪一些小鸡、龟、蛙等动物,主要以嬷嬷人为主。白天我妈去地里干活,我就剪纸给弟弟玩,哄着他。”倪友芝告诉记者,当时她也不知道啥是满族剪纸,就是为了玩。

当年农村生活条件差,住的都是草房,屋里面是石头墙。“当时缺纸,苞米窝儿、辣椒叶、干辣椒、柞树叶都是剪纸的材料。只有过年的时候,父亲贴对联时才有红纸。我和弟弟就会把对联偷着撕下来,回来告诉父亲说自己掉的,然后用红纸剪纸贴在墙上,可好看了……”回忆着自己的童年,倪友芝满面笑容地说。

首次亮相全国

1982年,倪友芝的老伴佟万友调职通化县文化馆,在文化馆举办的一次民间剪纸展览上,倪友芝也剪了两幅嬷嬷人拿去凑热闹。文化馆的人看了后,感觉造型粗糙、图案原始,不是现代剪纸的风格,就将倪友芝的剪纸放在展览的角落里。

没成想,时任通化地区群众艺术馆副馆长的王纯信来看展览,一下子就被角落的嬷嬷人所吸引。“‘这是谁剪的?我能带走吗?’就这样,王纯信带着这几幅剪纸到省里去了,经省里专家鉴定为纯长白山满族剪纸。”倪友芝说。

1985年,我省举办“民间美术作品展”,专门为通化市展品提供一个大展室,展出新挖掘发现的满族民间剪纸百余幅。这是满族民间瑰宝在我省的首次亮相,引起了学术界、满学界、新闻界的重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同年,13件满族民间剪纸作品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全国剪纸展,这是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在全国首次亮相,引起强烈反响。

以传承为己任

“满族剪纸的重要特征是风格粗犷,比如剪天空,可以剪出几道弯,类似云彩;剪大地时,可以简单地剪出几个弯条,代表着道路……”

说话的工夫,倪友芝就拿起剪刀,很快剪出一个嬷嬷人儿。记者看到,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多是满族人物,男人的长辫子、女人的大头翅儿以及长袍、马褂,都是典型的旗装;还有很多作品表现的是满族的习俗生活,描绘生产习俗、节令习俗、婚娶习俗等场面,如《推酱》《选人参》《娶媳妇》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还有的是表现长白山区的自然面貌和风物特产,如《狩猎》《放爬犁》;以及长白山区的神话与传说,如《小罕子的传说》《人参仙子》《关东三大怪》……

作为满族剪纸国家级传承人,倪友芝将传承视为己任,教会外孙女林桐、孙女佟静、孙子佟学峰剪纸,并带过多期学生传授满族剪纸技艺。

“满族剪纸是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有效的保护举措就是教学传授。这一传承方式突破了几百年来的母子、母女传承模式,其传承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传承效力,事半而功倍。”倪友芝说。

专家简介:

王纪,女,1975年出生,吉林省通化市人,2008年获得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硕士学位。通化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通化师范学院中国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吉林省重点学科民俗学学术带头人。多年来从事东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田野考察,对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研究和传承工作。先后出版专著《萨满绘画研究》《最后的木屋村落》《满族民间剪纸》等6部。《萨满绘画研究》一书获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二等奖。2011年荣获吉林省第十届长白山文艺奖新星奖,著作《满族枕头顶刺绣》获学术著作奖。出版《长白山满族风情剪纸》《高句丽风情剪纸》集,并从事中国画及剪纸创作。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剪纸 满族 长白山 民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