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莫让经济发展与污染成“唇齿相依”

2017年05月04日 13:56 | 作者:鱼予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日前,23个督查组共检查282家企业(单位),发现17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2.1%。(中国新闻网5月1日)

“唇齿相依”,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其大意为,: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如果用作褒义,则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在此笔者想说的是,23个督查组共检查282家企业(单位),发现17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2.1%。其中“散乱污”企业违法生产的60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9个,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3个,存在VOCs治理问题的6个,燃煤小锅炉未取缔的2个。缘何经济发展与污染不能泾渭分明?难道经济发展与污染总是“唇齿相依”?

事实上,为了进一步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早在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便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对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形之手,为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健康市场环境创造了条件。什么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新措施的执法规范,什么公益诉讼、行政问责、行政拘留、环境刑事案件办理等等如是,应该说对保护生态环境增添了砝码。可问题是,如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散乱污”企业集群整治,希望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彻底排查,集中摸底分类,对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限期搬迁或整改,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要依法坚决予以关停取缔。

一个“高度重视”,带来几许期望。检查282家企业(单位),发现17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62.1%。道出的却是地方经济发展与污染的“唇齿相依”。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环保执法不具有“刚性”,关键还在地方管理的长远眼光问题。一直以来“先污染,后治理”,已然成为地方发展的路径,或许一些地方政府早已意识到发展经济、保住GDP的想法,势必与环境污染有所抵触。熊掌和鱼虽不能兼得。但为了囿于利益、责任、地方形象,为了给自己管理一方留下的光彩的一笔,对污染企业重错轻罚、明罚暗保、以轻罚将污染行为合法化,也就不足为奇。毫无疑问,282家企业(单位),发现17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大部分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并非不知,更非不能治,而是,能不能下定决心治理的问题。

经济发展靠企业,环境保护是硬任务不可或缺,绿色发展更是大趋势。其实,不让经济发展与污染“唇齿相依”,这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如何以环保促转型,以转型助环保,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不误,让天常蓝、水常清,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满,这是给地方管理提出的一个重要考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环境污染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是逐利的主体,但“散乱污”企业治理的不力,便是有关部门的失职。或许个中既有不便明说的隐情,也有为了一时一地的私利。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散乱污”企业集群的存在,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笑料”,与有关部门脱不了干系。如果不能扭转扭曲的发展观和错误的政绩观作祟;不能把辖区内环境质量与地方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权、责、利挂钩;不能对无视各种环保法律法规的存在,为“散乱污”违法企业充当“保护伞”者以严惩,是不可能积小胜为大胜,杜绝“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怪象。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企业 污染 经济发展 唇齿相依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