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蓝天卫士”并非防焚烧秸秆的最优解

2017年05月18日 11:24 | 作者:柯劲杰 | 来源:红网
分享到: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为加强秸秆禁烧管控,河南今年计划新安装摄像头2万个,构建基本覆盖全省的“蓝天卫士”监控系统。(5月17日新华网)

t015e30ba1da885a7cd

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极易引发火灾险情,河南省农业厅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想要通过安装摄像头来防止农民焚烧秸秆,以构建覆盖全省的“蓝天卫士”监控系统,多少会让人觉得这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只重堵不重疏的措施,无法达到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农民焚烧秸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的欠发达现状。由于机械、人力不足,对于那些散在地里看似没用的秸秆,农民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只能“一烧了之”,以作为土地的肥料。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低效,而且隐患重重。从根源上来说,农民之所以焚烧秸秆,是缺乏对“秸秆再利用”的认识和手段。实际上,在不少农业产业发达的国家,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已经实现了对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比如说秸秆饲料、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建材等。美国每年能收集大约4500万吨秸秆用作饲料,或用来盖房;丹麦率先把秸秆用于发电,极大降低了电力原料成本,农民获益良多。这些更加环保、更加有效的秸秆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用摄像头进行监控,防止农民焚烧秸秆,看似很好避免了空气污染和火灾险情,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秸秆去向问题,以及其背后体现的农民发展困境问题。毕竟,摄像头有其难以顾及的盲区,无法监控到所有的区域。要想真正解决焚烧秸秆问题,须坚持“堵不如疏”的原则:一要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秸秆的更大价值,让农民从心里把秸秆当做宝;二要为农民“牵线搭桥”,引进以秸秆为能源或原料的产业,对秸秆统一收购,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生产出更高价值的商品;三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帮助农民建造清洁高效的秸秆处理系统,避免农民因“设施不具备”而不得不随意焚烧秸秆。

解决焚烧秸秆难题,与其通过安装摄像头严厉禁止,不如让农民看到、享受到“秸秆再利用”带来的可观收益,这样农民才会打心底竖起“秸秆不能随意焚烧”的正确认识。实现秸秆再利用,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良好统一的有力举措。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秸秆 农民 焚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