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丝路未来成于民心

2017年05月22日 13:59 | 作者:姜 赟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吉布提市海岸,皓月当空,移民们举起手机,尝试连接邻国索马里的信号,好与亲人取得联系。夜幕下闪亮的手机,交织着移民的焦虑与渴望,这一幕定格在一幅名为《信号》、摘得2014年荷赛奖年度图片奖的摄影作品中,震撼世界人心。今天,中国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在那里修建了通信基础设施,让这张照片成了历史绝唱,也让吉布提人感受到真挚的中国情谊。而这样的变化,沿着驼铃帆影铺展的丝路古道,正在不断上演。

古道东风赋新曲,丹心西行架虹霓。每一个中国参建的合作项目扎实落地,给当地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也给追梦者带去未来的希望;西非暴发埃博拉疫情,当地人看到“有的人因为埃博拉走了,中国人因为埃博拉来了”;得益于“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异国学子,对中国文化越钻研越渴慕。

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的手牵手,化孕着民间互动的心交心。铭感中国建设者的奉献,巴基斯坦老人阿里·艾哈迈德为“中巴友谊之路”建设牺牲的中国烈士守陵三十九载;塔吉克斯坦苦盏市的博物馆里,珍藏着一件中国筑路工人的工作服;斯里兰卡多年来向中国捐赠了1000多枚眼角膜,帮助上千中国人重见光明……一个个感人的举动与一段段炽热的情感,构成了“一带一路”上民心相通的动人交响,正应了中国人的那句古话:“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民心的交融激荡,亦唤醒着城市发展的雄心。马六甲的命运,从被发现开始,就与海上丝绸之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600年前的万国津梁,早已淡出世界港都的核心圈,如今仅剩一个供小船停靠的埠头,成为无可奈何的落花。马六甲人为此深感惆怅。然而,随着中马合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马六甲重燃斗志,誓要“辉煌重现”。面对“一带一路”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像马六甲一样的沿线城市,纷纷接驳中国发展顺风车,不仅互贸物质之“鱼”、交流技艺之“渔”,更分享共同发展、携手进步之“遇”。

当今世界并不平静,“逆全球化”风潮涌动、经济增长乏力、难民涌动、地区冲突频仍……在这种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相关国家在发展的旗帜下聚合起来,既让欠发达国家拥有实现现代化的新希望,也让发达国家捕捉深化结构性改革的新契机,尤具浓墨重彩的时代意义。实现这样的聚合,惟有秉承互利共赢的诚心、和而不同的诚意,才能打造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大格局,共筑美好新世界。

一位英国学者这样写道:“世界旋转的轴心正在转移,移回到那个让它旋转千年的初始之地——丝绸之路。”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盼。世界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各国领导人在这里进行智慧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共商合作,共迎挑战,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信今天投下的种子,必然报以明天的绿荫。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民心 中国 丝路 未来 一带一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