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争鸣 争鸣

当中国春节与学汉语相遇

2018年02月11日 09: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如何引入节日文化教学

高文燕 罗墨懿

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临近,当地的华人组织、韦伯斯特大学孔子学院及孔院下设的两个孔子课堂和多个教学点陆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和当地民众欢聚一堂,体验中国传统新年习俗。韦伯斯特大学孔院在大学体育馆举办了农历狗年春节庆祝活动,来自当地十几所中小学的校长、教师和学生及韦伯斯特大学的师生、社区居民约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每逢中国农历新年等中国传统节日,韦伯斯特大学孔院都会联合大学及当地社区在博物馆、艺术厅、大学礼堂组织活动。同时,孔院也会定期组织关于中国节日的专题讲座和专题体验。专题讲座主要由孔院邀请相关专家在大学校园或当地公立机构介绍中国节日文化,包括传统乐器、文学作品、道德礼仪等。专题体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体验中国传统手工艺,如剪纸、绘画、编中国结、打太极拳等。

当中国传统节日临近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巧妙地在课堂中引入节日文化教学。第一,教师要抓住节日的故事性特征,利用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视频短片等,为外国学生讲好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使他们对节日的起源有感知上的认识。第二,教师要将节日中具有代表性的食品、物件以具象、实践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讲解其中的文化寓意。如春节时,教师可利用春联、中国结、灯笼、剪纸等具有鲜明春节特色的物件装点教室,并播放喜庆的新年歌曲作为背景音乐,组织学生学包饺子,让学生在汉语课堂营造出来的浓浓新年氛围中,一边聆听教师对春节文化各方面的介绍,一边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第三,教师要善于利用国外相似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对比,如此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从节日的重要性和涉及面而言,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有相似性,但又因植根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土壤而有较大的相异性。由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研究任务,从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将两个节日进行对比,之后将研究成果在班里汇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可使学生对中国的节日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并生发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思考与理解。第四,对于汉语水平较高的外国学生,教师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故事为素材,为学生排演小话剧等文艺节目,在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中进行表演,这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

教师为外国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时,要兼顾时代性。在内容方面,虽然会以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生活的介绍为主,但同时教师也务必要尽量多地展示、讲解这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发生的关联,要让外国学生体会到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在如今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同时又有属于现代中国的时代特色。

教师在向国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时,都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迫切地想把中国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在最短的时间内悉数“灌输”给学生,有时难免会喧宾夺主。因此,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时,教师要使用外国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其自我发现、独立思考,同时切忌因教师的个人喜恶与偏好而影响学生。在进行文化对比时,教师要始终树立“文化平等”的观念。

语言与文化血肉相连,汉语以深厚的文化作积淀,而中国传统节日又是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德的一大载体,因此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外国学生介绍中国的节日文化,对于汉语言文化的推广,乃至中外文化交流,均起到了桥梁作用。

(作者系美国韦伯斯特孔子学院汉语教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汉语 中国 文化 教学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