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被唱空和低估,东北投资出现“黄金坑”

2018年02月25日 08:54 | 作者:何勇 |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分享到: 

从经济运行看,东北经济从2011年开始发生趋势性改变,增幅逐年下滑,2014年开始垫底。 2017年辽、吉、黑三省GDP增速分别为4.2%、5.3%和6.4%,虽然仍低于6.9%的全国平均增速,但纵向比,增速在提升,规上工业产值和利润增幅双升;社会用电量、货运量、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经济前行指标超出预期,筑底企稳态势明朗;新兴产业构成的新经济、新动能在加速,种种指标表明,东北经济的底部区域正在夯实。有专家判断,如果2018年上半年,持续这种态势,可认为东北经济将逐步走出底部区域。

从外界关注的营商环境看,变化更大。就辽宁自身来说,虽然还有一些个案,比如沈阳交警“清晰视频罚款”事件这样的个案,但整体上的进步提升,不能因这些个案而全盘否定。记者认为,2017年辽宁变化最大的就是营商环境。政府诚信意识在提高,企业注册开工时间、成本在缩短,承诺制、容缺制大面积施行;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大幅减少。以沈阳为例,2017执法部门对企业的行政检查减少80%以上,行政处罚减少90%以上;沈阳建设项目行政审批串联变并联,不到50个工作日即可拿下,已经是全国最快城市之一;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成过街耗子被严惩,不少公职人员就因收了几千乃至数百元的礼品卡、购物卡这种“吃拿卡要”,而被处分通报、调离岗位;对破坏营商环境者严惩的高压态势形成。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正逐渐打通……国家发改委振兴司委托第三方调查显示,和五年前相比,东北的营商环境有很大改善。

投资东北是良机,但并非遍地黄金

当然,就像股票一样,不见得跌的越多,就越有投资价值。投资底部、低估的地区,必须基于一个判断前提,那就是中长期趋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就东北自身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经济这轮竞争发展的掉队,主要的表象原因是新旧动能转换不及时,造成的失速。以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为主“存量”未能及时升级,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比如新材料、电子信息,这些“增量”没有发展起来,存量没保住,增量未做大。但从东北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基础来说,科技人才集中、成果产出较多,工业基础完备、基础设施一流,加之党中央国务院对东北新一轮的真金白银的大力支持,东北只要加大改革,解决体制机制滞后问题,抓紧解决养老金缺口、集体企业等历史性包袱,东北经济的二次腾飞,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说投资东北是良机,也不是说东北遍地都是黄金,那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经济新常态有一个明显的标志,那就是全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化、行业分化,和这个规律一样,东北经济的发展自身也有一个分化过程,像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这样的中心大城市,即便遇到短暂的困难,处于波谷,因为资源集中,优势明显,人口的聚集,还是会崛起,只是快慢而已;而像一些处于交通末梢、因资源而起来的一些地级市,这种资源枯竭造成的衰败、衰竭,是不可扭转的趋势。

实事求是的看,东北地区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人人都能举出一火车例子,说它三天三夜。这里面,有的是共性的问题,有的是个性的问题,市场意识较弱、等靠要思想存在、官本位严重造成的官僚作风……有一些还会长期存在。但麻辣哥认为,好环境是在发展中建立的,这些问题也需要在发展中解决。等到这些改变都实现了,投资的先机可能早被别人抢占了。

由于多年唱衰,一些金融投资机构,对东北项目选择性屏蔽,一些新兴产业,同样的财务状况,南方一些企业贷款时可以下浮利率,东北的企业甚至还要上浮20%利率;销售收入1000万的新兴行业企业,在深圳可以估值到3-4亿元,东北的企业估值甚至不到2亿元。项目因地域遭遇冷遇,在资本市场估值明显较南方同行业低,“不在风口上”。

换个角度看,这里面其实大有商机;也因被频频唱衰,东北地区大多数地方政府决策者对投资机构求贤若渴,礼遇有加,一些规模不大的企业,在东北的几个大城市,地方政府当“宝”一样,在南方城市,可能没有这样的重视程度。这些都是投资东北、看好东北的理由。

“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如果您手里有资本、有项目,正打算物色一个地方去实现,不妨来东北看看吧!说不定,这里的“黄金坑”真能让您2018“发发发”呢。

编辑:李敏杰

01 02

关键词:东北 投资 环境 经济 企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