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新形态的就业也是“正式就业”

2018年04月24日 10:26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以新零售为代表的互联网科技创造的新就业形态,拓宽了社会就业面,对接了缓解结构性失业之需。这些新形态的就业,也理应被涉及社保、子女上学之类的制度接纳认可,而不是被歧视。

1122730266_15245258593751n

新京报漫画/陈冬

近日,国内某电商平台零售生态2017年创造了逾3600万个就业机会的报道,引发业内关注。这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新形态就业的思考。

电子商务的普及、新零售的发展带来了就业岗位的增量,更改变了就业形态。比如,与传统餐饮、零售人员以码货、促销、收钱等能力不同,互联网改造后的零售、餐饮等行业,员工更重视“互动能力”及操作各种设备的“数字化”能力;比如,很多人不再是以受雇的方式就业,而是“自雇”地开网店或做兼职。

这些技能和岗位的变化,也对就业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要知道,失业问题可分为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一般指在较短时间内,人们由于各种原因如怀孕和工作上的变更等而失去工作。结构性失业,是指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也就是由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后者显然更难解决。

归根到底,电子商务、新零售,是互联网对传统销售业态的改造。技术本就是破坏性创新,它会毁掉一些就业岗位,同时也会提供一些新的就业岗位。但新工作不一定会马上出现在原来的位置,劳动力的岗位转化并不是无摩擦的,这种摩擦越大,从旧业态、旧工作岗位中淘汰下的人,就越难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本来的摩擦性失业就可能转变为结构性失业。

所以,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新业态创造的新就业形态,需要新的教育培训方式,也需法律政策与时俱进地变革。

首先,教育系统应与时俱进。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一般来说,是融合计算机科学、营销学、管理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技术发展非常之快,市场需求变化也因此非常迅速。

这就要求学校的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技能传授上,必须跨学科教授综合性技能;同时,面向新技术、面向市场需求,调整自身的教育方式,主动与互联网公司、与新业态结合。

除了教育,国家政策、法律等配套机制也非常关键。对于主播、淘宝店主、创意性的自由职业这类就业形式,在国家法律以及社保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以上海为例,灵活就业方式在上海缴纳社保,必须有亲属是上海户口。但诸如直播电商等就业形式,又离不开一线城市的诸多资源,如果没有上海户籍亲属,他们的社保要么是回老家交,要么是不交,所以都不能被上海的医疗服务覆盖。更重要的是,在居住证、购房、子女读书、出国护照方面,这种新就业形态不被认可是正式的就业,会受到各种歧视。

李克强总理指出,新动能是新增就业最大的容纳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今年高校毕业生820多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促进多渠道就业,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由此角度看,学校、政府相关部门都必须正视问题、积极行动起来,为新业态下的新的就业形态保驾护航。

刘远举(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形态 失业 零售 上海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