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抉择

2019年02月20日 18:27 | 作者:杨成长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是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有所放慢、需求结构加速调整、需求潜力没有充分释放出来造成的。今年,我们必须要针对问题,精准施策,努力激发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把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开发成现实能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有效结合起来。

C20190219004-zx5

一要稳住基础设施投资。今年,要在继续坚持逐步优化地方政府杠杆结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挖掘基础设施投资潜力。要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力度,在规范基础上继续发展PPP等投融资模式。要加大力度引导民营经济资金的导入,要形成几个民营经济投资基础设施的典型示范案例,消除民营企业的顾虑。要扩展基础设施的内涵和范围,将信息基础设施投资、生态环保投资、国土资源整治、民生基础设施投资和科学技术投资纳入到基础设施的投资范围。要认识到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必须经过一个历史过程来解决,不能“一刀切”和“运动式”。

二要在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的基础上,稳定房地产预期,努力争取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发展理念,坚持自住和投资的差别化政策,保护居民改善性住房条件需求,探索更加便捷的居民换房途径和方式。要在加速推出房产税的同时,降低对房地产市场的行政干预,让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回归常态。要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实行差别化政策,鼓励房地产市场集中化程度的快速提升。

三要在减税降费基础上,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投资的支持力度。单纯减税降费并不能解决民营企业投资热情不高问题。我国民营制造业规模过小,设备和技术水平过低,承担风险能力过差,经营管理专业化和透明度不高,都不是单纯通过减税降费就能解决问题的。要引导中小微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品升级。要以推动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引导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专业化和财务透明度。要通过财税补贴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推动民营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投资。要简化技改投资补贴流程,把好事做好。

四要全面提升中部都市圈建设的地位。要在坚持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同时,努力提高中西部城市圈建设的地位。要以人口导入规模和速度来衡量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性。这几年,郑州、合肥、武汉、湘株潭、成渝等都市圈成了人口导入的热点区域,发展潜力大,成了新一轮城镇化的中心区域。中西部都市圈的快速扩展,也能进一步缓解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建设强度过大、人口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提升这些新兴都市圈的发展地位,全面提高中西部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发展标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加速提高人口市民化的转化率。

五要大力度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政府消费占到整个消费近30%,公共服务消费又是政府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主要采取财政资金支持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当前财政一方面存在减税降费的要求,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民生性支出每年需要刚性增加的需求,财政平衡面临巨大压力。要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重点推进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民营经济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推动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六要利用好个税调整政策,稳定收入预期,稳住金融市场。要加强对个税报税流程和抵扣流程的优化,细化相关政策,形成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要引导居民改善财产结构,降低房产在财富中占比,提高股权投资占比。要树立大资本市场观,不能把发展资本市场的政策和精力都放在维护两个证券交易所指数的稳定上。发展资本市场的核心目的,是推动企业资本要素的优化重组,推动企业资本证券化,进而推动国有和民营企业都能建立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制度。要让资本市场服务下沉到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场外市场。要把为居民长期股权投资特别是非证券化股权投资创造市场条件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发展目的,推动居民财富结构优化。优化居民财富结构、稳住金融市场、稳定收入预期,才能有条件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为消费长期稳定持久增长创造条件。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

编辑:秦云

关键词:国内市场 稳定经济增长 杨成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