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为睡眠障碍找寻出路

2019年06月13日 15:20 | 来源:健康报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王倩

现代睡眠医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而我国到20世纪80年代才真正开始睡眠医学研究。近日,为推进睡眠医学学科建设及睡眠障碍防治与临床研究进程,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联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委会电休克与神经刺激委员会在长沙市启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睡眠障碍非药物治疗理论与实操》暨“睡眠医学中国行·湘雅站”。专家表示,规范睡眠障碍诊疗行为,推广先进的多学科、多维度综合干预治疗技术势在必行。

3亿国人存在睡眠障碍

睡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睡眠障碍是睡眠和觉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功能障碍。《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约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失眠在我国已达1.5亿患者。睡眠障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有效的睡眠障碍治疗方法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睡眠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不少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甚至躯体状态,出现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肥胖、免疫功能下降、认知功能受损或精神疾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谭立文认为,我国睡眠医学的首要任务之一为明确脑科学和睡眠的关系,做好睡眠医学基础研究。“睡眠医学基础研究对脑科学贡献非常大,一旦搞清楚睡眠障碍的可能机制,将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带来诸多机会。但是目前,国家层面对于睡眠医学的重视及投入较为不足,国内睡眠病区的发展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各类睡眠医学中心已接近百家。但谭立文认为,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睡眠医学的知识应用程度远远不够,未来临床诊疗需要进一步规范化。“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关键,应鼓励各大睡眠中心招收规培生、进修生进入专科培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老百姓对于睡眠障碍的知晓率。”

专家介绍,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大类。其中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认知疗法、替代医学、麻醉治疗学、神经调控等,总体治疗目标都是增加有效睡眠时间和(或)改善睡眠质量、改善失眠相关性白天损害、减少或消除短期失眠障碍向慢性失眠障碍转化、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精神障碍共病的风险。谭立文表示,此次“睡眠医学中国行”通过巡讲和工作坊方式,着重推广和普及非传统药物疗法,特别是“病人自控睡眠”等创新疗法治疗失眠。

睡眠医学提倡多学科诊疗

“失眠的危害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到航天飞机失事,失眠不仅影响患者生命质量,也严重威胁人类生产和生活安全。”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兼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中心主任、“睡眠医学中国行”发起人安建雄教授透露,以往睡眠医学主要由呼吸内科和耳鼻喉科医生主导,关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此次启动的“睡眠医学中国行”将关注失眠的诊断和治疗,提倡多学科模式。

睡眠医学是个交叉学科,涉及呼吸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麻醉科、精神科、中医科、神经科等多个学科。安建雄认为,睡眠医学的多学科合作很重要,从不同角度切入,根据患者特点决定治疗手段,发挥各学科所长,能更好地帮助睡眠障碍患者解决疾病负担。

“对于治疗效果普遍不佳的顽固性失眠来说,麻醉治疗或是一种新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麻醉科主任于布为教授从麻醉医学的角度探讨了失眠的治疗方法。他认为,打断恶性循环,打通微循环,激发患者自我恢复力,给患者自我恢复的环境和时间能治愈失眠患者。

于步为表示,安定、催眠类药物具有快速耐受作用,只对早期患者有效。当失眠进入顽固状态,严重到通过服药依然无法入睡时,便需要麻醉科医生介入治疗。麻醉科拥有全套生命体征监护系统,通过麻醉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用各类安定药使患者睡眠维持较长时间,能够为病人恢复自主神经的平衡、恢复正常节律和时间打下基础。麻醉治疗手段过敏极少、见效快、价位低,能对改善睡眠障碍起到助推作用,顽固性失眠患者不妨一试。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睡眠 障碍 医学 治疗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