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医讯同期声医讯同期声

老年安则社会安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首批5项适老相关标准发布会侧记

2019年06月26日 10:21 | 作者:刘喜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彩C2019-06-26zx501_P_1_69_577_981_1135

图为侯惠如(右)在就老年照护问题回答老人咨询

为居家的老人找一位具有专业技能的老年照护师,为卧床的老人喂食可口又营养的饭菜,为可能出现谵妄综合征的老人做好友善服务……22日上午,在解放军总医院国际会议中心会议室,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的暖场视频里翻过的一张张照护老人的照片,让座无虚席的会议室多了几分热烈和温情。

这是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首批5项适老相关标准的发布会现场。来自国家卫健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民政部以及新闻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同见证了《老年照护师规范》《老年友善服务规范》《适老营养配方食品通则》《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设施设置基本要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等5项适老相关标准的发布。

这5项标准互为依托并相互支撑,形成了健康医养的局部体系。

老年照护,不能少了专业化队伍

“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2.49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4400万,老年人照护需求庞大。”新闻发布会主持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陆军介绍的这组数据,让不少与会者陷入沉思,这说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严峻社会问题。

“但目前我国仅有400万名护士,他们所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老年人群的照护需求,也不能广泛覆盖各类机构。因此,社会急需培养、培训专业化的老年照护队伍。”担任《老年照护师规范》标准解读的专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医疗照护分会常务副会长侯惠如直奔主题。

侯惠如说,老龄照护从业人员非职业化已经成为我国老年照护行业发展的最大特点和瓶颈。“发达国家老年照护专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普遍高于5‰,欧盟则达到了8‰的标准,我国目前仅有的30万专业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者尚不足万人,而预计在2030年我国需要1160万老年照护专业人员。因此,要实现健康老龄化,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老年队伍势在必行。”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参照国际惯例,提出了与发达国家接轨的老年照护人才培养理念,并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了“老年照护师”这一概念。这是一种介入护士和家政保姆之间的职业,从业人员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将老年日常生活照料、身心照护、疾病护理三种服务有机结合,可在各类机构及居家从事老年照护工作。

老年照护师的专业化技能水平如何体现?

针对与会者的疑问,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详细地答疑解惑,她举例说:“对于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照护师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康复运动来保持老人肌力;为了防止老年人跌倒或减少跌倒的概率,照护师要事先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并通过加强看护、改善老人居住环境等措施尽力做好预防;为了防止卧床老人出现褥疮,要让老人保持正确的坐姿和卧姿。这些技能,都是经过专业培养或培训的人才能胜任。”

范利还表示,解放军总医院培养的首批老年照护师两个月前已经结业,拥有了从业资格证书之后,这些老年照护师们就业时“很抢手”。

老年友善服务,让老龄化社会更美好

侯惠如解读“老年照护师”报告的PPT,很快被与会者拍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有媒体记者感慨,希望为自己的父母找一位这样的照护师。

多数人还停留在对“老年照护师”的思考中时,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老年医院机构管理分会会长陈峥又给大家科普了新词儿———老年友善服务。

“希望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发布的《老年友善服务规范》,能够推动全社会以更为友善、人性的态度对待老年人群体,从而让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更便利,并得到更多呵护与照顾。”解读标准时,陈峥强调并期待。

不过,“老年友善服务”的概念并非中国首创。早在2007年,通过对全球33个城市及其老年人口的调查研究,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提出了“老年友善城市和社区”理念,并指出老年友善社区对居住和生活在社区中老年人具有重要意义,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途径。此后,“老年友善服务”的理念被推广至全球各国。

“比如谵妄综合征的出现,既与患者入院时的因素有关,也与患者入院后的因素相关。像医院的大白墙和灯火通明的现象,就容易让患者日夜颠倒,因而在老年医院布置时钟,让老年人没有时差要求,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谵妄发生的概率。再比如,对于痴呆老人而言,看见地面的黑色会以为是水,这样他们走路时就会如同跳水坑一般,跌倒的概率就会增加,这就需要我们的机构根据老人实际需要改变地面的颜色。”陈峥说。

推动老年友善服务的效果如何呢?陈峥表示,北京及全国其他地方老年医院的探索证实,加强老年友善服务规范,可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院资源的利用,还能够提高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加强老年友善服务的最终目标,实际是让老年人拥有长期可持续的高质量照护服务。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将会让老龄化社会更美好。”陈峥感慨,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全面了解老年人的需求、感官和认知,并尊重和理解这些需求,进而为老年人提供简捷、安全、适宜的生活环境,“这些都是友善的适老服务。”

老有所养还需要食有所宜

社会呼唤老年专业照护和友善服务时,还有千千万万的家庭因找不到一家合适的养老机构苦恼。在这些苦恼声中,对养老机构中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呼声最高。

“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量大且高度叠加,特别是失能老年人治病和养老事实上已很难区分。截至2019年一季度,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共有16.38万个。这些机构目前还存在着机构规模大小不一、医疗设备良莠不齐、管理没规矩、质控无标准的现象。”社会对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呼声,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会长杨庭树也深有体会,他坦言,近些年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现状既有成效,也有忧虑。

正是因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养结合促进委员会提出并承担了《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设施设置基本要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等级评定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就是希望用标准规范来打通“堵点”、消除“痛点”,持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体系。

“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生活更有质量,还需要食有所宜,适老营养配方食品可以来助力。”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胡雯作《适老营养配方食品通则》核心解读时,特别强调了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要强调食用适老营养配方食品呢?“这是因为,多数老年人都合并了不同种类的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有特殊的要求,既要控制升高血糖也要防止营养不良。另外,即便没有合并慢性疾病,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代谢的能力也都有所降低,食用适老营养配方食品更能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胡雯答记者问。

“少年强则国家强,老年安则社会安。专业照护、友善服务、食品营养,这些看起来相互独立的标准内容,在老年人群中使用时又都相互交叉。这也说明,关心关爱老年群体,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发布会总结时,范利意味深长地表示。

而记者还了解到,在未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将陆续开展适老技术系列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并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让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的学术优势和标准制定优势转化为可落地的成果向社会推广,惠及我国老年人的健康事业。


编辑:刘畅

关键词:老年医学学会 照护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