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汇聚民企力量,携手精准扶贫

——河北省工商联创新打造公益基金平台,助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

2019年09月18日 13: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十九大报告将脱贫攻坚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在全国工商联指导及“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启发下,河北省工商联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

团结非公经济人士,汇聚民营企业力量,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是河北省工商联的优势所在。为了更好地引导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战,推动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省工商联立足扶贫开发实际,发动10家民营企业共同成立了“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

依托基金会平台,省工商联聚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消费扶贫等五大重点领域的脱贫攻坚工作,在精准扶贫实践中探索出了“基金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合扶贫模式,将基金会保值增值、企业抗风险能力、农户稳步脱贫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专业化的高效运作,为河北省精准扶贫事业提供了持续力量,大大助益了全省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创新模式

发起扶贫公益平台

如何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来,是省工商联一直思考的大事。

2018年,省工商联围绕“如何更好地为民营企业解难纾困”“如何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脱贫攻坚”等内容,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多次深入张家口、承德、保定等地的深度贫困村户走访调研。

在调研中,省工商联发现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确实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形式较为单一,有的简单捐款捐物,重“输血”轻“造血”;有的企业遇到了资金紧张、成本上升等问题,扶贫投入减少,尤其是减少了对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项目的投资;更为明显的是,民营企业与政府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机制,对企业对扶贫优惠政策和贫困地区的需求不了解,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

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和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省工商联积极推动下,2018年8月,由中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河北千喜鹤饮食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天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精彩无限音像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利鑫投资有限公司、玉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民营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了“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首期募资近1亿元。

在扶贫运作模式方面,基金会定位为资助型基金会,聚焦河北省深度贫困村开展工作。以中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为依托,对省工商联推荐的扶贫项目或扶贫企业自主申报的公益项目,进行评估论证,借助VC(创业投资)或PE(股权投资)规则,引入商业慈善、慈善投资等新理念,让公益慈善变得可持续,推动慈善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资金运作方面,基金会以“合理投资—获取回报—部分收益用于公益项目—剩余收益和本金继续投资”为基本模式,通过理财和股权投资等获取回报并继续投资公益项目。

“这是全国第一家由工商联牵头、多家民营企业参与组建的扶贫基金会,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的创新之举。”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说,经过实践检验,扶贫基金会模式已经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a

基金会成立一年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聚焦深度贫困,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支持扶贫事业,资助扶贫项目20项,惠及贫困人口约4万人。”

2019年4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对河北省工商联的创新之举点赞,并指出创新成立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起到了典型示范的作用。

精准对接

涌现协作扶贫典型

谈起成立基金会的初衷,刘劲松主席简明扼要地说,“让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技术的出技术。”

对基金会的平台作用,省工商联副主席张京红深有感触。张京红分管扶贫工作,深知贫困地区大多自然资源缺乏、没有产业基础,很难实现与企业扶贫项目的对接。“最有效果的就是种植和养殖,但现实是大企业做种养意愿不大,小企业承担不了风险。”

基金会的成立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基金会的推动下,企业发挥资本、技术和人才等优势,联系贫困村实际,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帮扶、改善基础设施上精准发力,创新了扶贫方式,涌现出一批结对帮扶的典型案例。

刘劲松进一步解释到,“基金会作为扶贫项目出资方,一方面降低了单个企业投资的风险,另一方面基金会委托专业企业进行运营和管理,可以保证项目的良性运作。”

从石家庄一路高速4个小时,就来到了省工商联的定点扶贫村——阳原县东白马营村。这个村临近山西大同,很多当地人的车牌照使用大同的。

地处偏僻又没有产业基础,东白马营村只有300亩水浇地。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年轻劳动力都外出谋生。

现在的东白马营村,绒山羊可为村民创收不少。

“今年大概剪了2吨半的羊绒。”羊场的工作人员喜滋滋地说。

b

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前排中)在白马营村绒山羊养殖基地考察

去年,基金会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在东白马营村发展绒山羊养殖项目。由基金会打头,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专业养殖公司负责经营。基金会和贫困户联合成立养殖合作社,合作社再入股专业养殖公司。每年收益按股份比例分红,其中基金会的部分分红还要返还给村集体。这一扶贫模式集专业公司的市场抗风险能、基金会的保值增值和贫困户的稳定脱贫于一身。绒山羊项目流转了14户村民土地,建起了占地77亩的羊场,投入资金约1000万元。

经过一年的发展,绒山羊从最初的2200只发展到2600多只。羊场的仅羊绒这一项的收益就达到60多万元。羊场获得的收益会覆盖村集体、合作社、企业和全体村民,形成“村集体增收、合作社发展、企业壮大、农户富裕”的良好机制。

对村民来说,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可以加入合作社获得入股金,还可以在羊场打工获得薪金,实实在在地实现了“一地生三金”。

张京红说:“最大的好处是让贫困户心里有了底,知道今天怎么过,也知道明天怎么过。”

惠及贫困群众是基金会投入扶贫项目的第一出发点。也因此,在项目选择上,基金会总是慎之又慎。“既要保证公益性,又要有收益,还要达到扶贫目的,找到这三方的平衡点确实有难度。”基金会秘书长齐建伟直言。

基金会通过建立民营企业扶贫协作平台,引导扶贫资金、专家、技术等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集中优势力量,打好组合拳,成为助力脱贫攻坚的新生力量。

向更深处

实现扶贫“全覆盖”

在推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动员民营企业与全省206个深度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全覆盖”,是省委、省政府对省工商联提出的新要求,这项任务要在9月底前完成。

时间紧、任务重,省工商联依托基金会做了一些创新尝试。始一接到任务,省工商联就联合省扶贫办、省政协办公厅组成调研组,基金会发起企业之一千喜鹤集团派了50名专职人员和调研组一起深入206个深度贫困村,把包括产业发展在内的各个情况都摸得非常清楚,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组织民营企业帮扶深度贫困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6个深度贫困村分布在隆化、丰宁、张北、阳原等10个深度贫困县。基金会经过多方论证,以教育扶贫为抓手,联合深度贫困县的职教中心,计划通过资助贫困学生来实现“全覆盖”。

“中冀冰雪班”就是基金会与当地职教中心合作的典型案例。

在2020年北京冬奥会到来之际,基金会与阳原、蔚县职教中心,竞北体育发展有限贵公司、欧洲河北商会合作,成立了“中冀冰雪班”,招收深度贫困村150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135万元。目的是培养冰雪专业学生,为国际化冬季冰雪运动项目培养顶级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从报名情况来看,这一教育脱贫项目,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刘劲松说,这一项目主要是针对贫困学生的,因为冰雪项目花钱比较多,从装备到训练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们是结合冬奥会的大环境来做的,让贫困学生通过三年的冰雪训练,能够服务于冬奥会。可以说,这是河北独有的项目。”

“中冀冰雪班”属于订单式技能培训。基金会采取的“订单式培训”模式,通过与专业公司、科研院所、职教中心等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和招聘,突出就业扶贫的“造血”能力,最终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为了推动深度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走出去”,基金会又尝试了消费扶贫模式。

c

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左二)在消费扶贫活动现场

今年6月,基金会与河北叁陆伍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成立消费扶贫联盟,以 “365CBD直购平台”为依托,为贫困地区搭建扶贫产品线上销售平台。目前平台运行状况良好,消费扶贫产品订单量持续上升。

9月,基金会在沧州市举办消费扶贫大会,开展“千企帮千村”消费扶贫产品展销、特卖活动,展示贫困地区在扶贫开发中的独特资源、特色产品、脱贫成果。

消费扶贫模式既方便了企业,也富裕了农户。

“输血”与“造血”并举,扶智与扶志并重,补短板与促发展结合,是省工商联和基金会的工作思路。自成立以来,基金会不仅扩大了扶贫事业的“资金池”和“项目库”,而且拓宽了扶贫资金投入的渠道和领域,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扶贫作为发展方向,河北省中冀基金会的这个独特性在全国是没有参照的。

刘劲松说,“发起成立基金会,以基金会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抓手,是我们在开展‘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基金会充分发挥平台和抓手作用,通过孵化培育、扶持以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导向的帮扶项目,进一步激发和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推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提质增效。

省工商联和基金会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刘劲松以绒山羊养殖项目为例,“如果产业链延长,从卖羊绒发展到加工成品羊绒衫,利润空间就会成几何倍数增长。”

让利润回归基金会,基金会再投入扶贫项目,“造血”机制就真正建立起来了。(李灏妤)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扶贫 工商联 项目 精准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