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娜木拉:宽广如琴音,不当口头教育家

2019年12月10日 15:23 | 来源:央视网
分享到: 

正是这样的教学态度,让娜木拉在1995年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最年轻的大提琴教研室主任,那时,距离她毕业留校,仅仅过去三年。

那一年,娜木拉对校长说:“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世界,能够在国际比赛当中得大奖。”

2002年,她的学生田博年获得了第四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大提琴组金奖,那是中国大提琴演奏者第一次获得重要国际比赛的金奖。娜木拉也获得了大赛的优秀教师奖。

但娜木拉并不满足于此,她开始问自己:我有那么好吗?我是不是应该再多做一点什么?

“这个荣誉给了我,我应该做得更多,才对得起这个荣誉,否则我就会觉得,还是不够好。”她说。

她的答案是:提高自己。

娜木拉从那一年开始学习国学,这一学,就是风雨无阻的九年。论语、楚辞、唐诗宋词,娜木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无尽的养分。这些又让娜木拉在教学上更加注重因材施教、立德树人。

“奏响中国的乐章”

2011年,娜木拉成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

她所关注的焦点不再仅仅是大提琴学科领域了,学校建设、所有专业学科的规划和发展、学生管理与人才培养,都需要她来拿主意。

而所有的一切都要从招生开始,这也是娜木拉尤为关注的环节。

每年的4月,娜木拉的日程表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招生:“我一定要亲自把好这一关。”

为了不漏掉各地的优秀生源,2017年,娜木拉开始带着学校的老师们到外省市招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团队走过了八个省市。

而在这之前,娜木拉都要做好招生简章的修订工作:“每年发现了有些什么问题,不清楚的,不明白的,甚至表达不到位的,我们都要好好地梳理。”从报名要求,到三轮考试的专家打分、纪委监察,再到分数公布,招生的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

注意到社会中专业音乐教师相对匮乏的现状,她更希望学生能成为德艺双馨的老师。娜木拉期许,这些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好苗子,经过数年的悉心培育,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充满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近些年来,娜木拉更喜欢把自己叫作“音乐工作者”,既是教育者,也是传播者。

今年9月,娜木拉荣获全国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个人奖章。

“我们国家很多民族都有非常好的文化和音乐,但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就可以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去创新,去挖掘,组合出来一些让大家喜欢的作品。”娜木拉说,“我们选的作品本身就是恒久传唱的经典,可能只有几句,但是我们把它改编之后,会有更多的人听到这样的好作品,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们少数民族的文化,甚至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奏响中国的乐章。”

音乐不但要奏响,还要深入人心。2010年,娜木拉在国家大剧院开办了《音沉律美——醉人的大提琴世界》讲座,为百余名视力残障儿童提供音乐教育。娜木拉得知一个视力残疾的女孩每天坚持练小提琴,看到那把琴已破旧不堪,娜木拉便将崭新的琴送给了她。

一天的忙碌结束,安顿孩子入睡后,娜木拉常常一个人到书房里,给琴安上弱音器,悄悄练习至后半夜。不把曲子练好,她无法入眠。几十年与大提琴相伴,娜木拉即使不摸琴,也可以在脑海中模拟场景,随时随地开始“练习”。

内蒙古,辽阔无垠的草原赋予娜木拉宽广豁达的心胸,也让她像塞北曲线柔和的溪流,一往无前,永不停歇。

编辑:董雨吉

1 2

关键词:娜木拉 学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