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生态中国>要闻 要闻

从刘禹锡陋室铭看古今生态观和耕育田园生活

2020年05月07日 13:55 | 来源:中国生态产业网
分享到: 

谈到唐朝时期的大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刘禹锡,大家都知道的是他的佳作《陋室铭》,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做过连州刺史,和他的古代的自然生态观、康养观以及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在广东省连州刘禹锡纪念馆里,可以看到刘禹锡的政绩和他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在对自然界的认识方面,刘禹锡认为整个自然界充满了有形的物质实体,天地之内不存在无形的东西,这是他对中国古代生态自然观的重大发展。

1

刘禹锡的《陋室铭》全文短短八十一字,是一篇托物言志的铭文。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其实陋室铭隐含的生态哲理与自然观更具魅力。包含着刘禹锡的生态观和耕育田园、康养理念。

1、 从陋室铭看古代的生态观

《陋室铭》原文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诗人刘禹锡的作品集中寄托诗人对宁静的田园生活无限憧憬。

2

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用绿水青山引入;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生态、写自然环境。形容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而后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是琴棋书画,谈古论今。接下来形容陋室没有繁杂的噪音搅扰听觉,没有事务劳累身心。陋室似草庐,可以养神、养心。1000多年前的《陋室铭》不足百字,篇幅极短,格局甚大。包含有绿水青山、有乡愁、有生态,有康养、更有耕育田园牧歌式生活。上下古今,浑然一体,包含着无限的情兴和深长的韵味,值得今人借鉴。

其中 “山不在高” 与“水不在深”都写是自然生态、 “有仙则名”与“有龙则灵”则是描述人文生态,这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写出“苔”、“草”的神态,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绿”一“青”,色彩鲜明,更映衬出适宜的耕育田园生活。

在关于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发展方面,刘禹锡认为万物的生长、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动植物和人类是天地之气交互作用产生的。指出天地万物各有其不同的职能和作用。自然界的职能在于生长繁殖万物,万物在生杀、壮健、衰老的自然发展过程中,遵循强胜弱败的竞争规律;人的职能在于利用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资料,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向自然界谋取人们生活的需用品。刘禹锡提出:“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他认为天不能干预人类社会的活动,人也不能改变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2、 刘禹锡生平及《陋室铭》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一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3

贞元六年(790年)十九岁前后,刘禹锡游学洛阳、长安,在士林中获得很高声誉。贞元九年(793年),与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同年登博学鸿词科。两年后再登吏部取士科,元和十年三月(816年),刘禹锡被贬谪到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此后,刘禹锡在连州任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刘禹锡因母丧才得以离开连州。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重庆奉节县)刺史。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从初次被贬到此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3、 刘禹锡的《陋室铭》是古代传统文化的结晶

耕育文化脱胎于五千年农耕史,绵延于现代文明与未来文明之中,贯彻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脉络,实现传统现代未来一脉相承的自然进化成就。耕育文化即包含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也包括生态保育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以耕牧渔樵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千百年来中华各民族生产生活的实践总结,是华夏儿女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国数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历史,创造了发达持久和长盛不衰的传统文化。同时,灿烂辉煌的汉文化又丰富了农业的内涵。

耕育文化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具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文化两种要素,体现出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耕育文化产生于乡土田园,深深植根于乡村生活的土壤之中。中国的耕育文化、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4、 刘禹锡曾经任职的连州仍然传承着耕育田园生态生活模式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许多优良传统和理念不能衰落和消失。对传统耕育文化的保护,不仅要求保护好农村的乡野气息,还要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乡村质朴的耕育文化,提高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

耕育田园具有调节生态、自然风光、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的多功能特点。如何在现代社会,把生态农业、现代农业中和传统农业融合成耕育农业,使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促进循环农业发展,融入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

5、 耕育田园生态模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传承耕育文化,拓展耕育农业的田园旅游功能。中国传统中医农业理念蕴含着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生物间相生相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观和价值观,传统农业积累的生产技艺和管理知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依然具有应用价值。适度发展耕育田园旅游是进行耕育文化保护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耕育田园是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和乡村旅游的融合提升。田园养育了我们,田园是我们中国人灵魂的栖息地之一,回望传统的田园,回味传统的生活;回望自己的民族,回味传统的文化;能舒展人们心里的紧张和阴郁。

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也是知识之源,耕育田园生活会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应该重视耕育文化的保护和提升,重视耕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通过从事耕育田园农事活动,可以了解当地特色和民俗、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享受耕育文化精神陶冶。(作者孙建系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