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顺势而为培育经济新动能

2020年06月09日 10:01 | 作者:李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新冠肺炎疫情在给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机遇、孕育了新的动力源。

调研发现,此次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产业—企业”三维分化性。

此次疫情影响渠道,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内部复工压力和外部供应链阻滞,第二阶段表现为复工达产困难和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因此,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小大呈现出湖北—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市—河南、湖南、安徽等中西部省市—其他省市,这样一个梯级分化性。

上述这种分化性折射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新动能培育的可行路径。

一是随着海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引致全球经济衰退深化,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受阻,由出口导向型转向内需开拓型成为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因此,沿海地区新一轮产业梯级转移将加速,中西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中西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有望成为新趋势。

二是在海外疫情快速蔓延影响下全球供应链面临中断受阻的较大风险,启示我国应抢抓率先控制疫情的机会窗口期,在新一轮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抢占关键节点和优先话语权。同时,预示后疫情时期我国主要供应链将倾向于呈现区域化、本地化、多元化发展新趋势。

为此建议,一是引导东部地区在加快“腾笼换鸟”和新兴产业培育中形成发展新动能,中西部地区在着力推进数字政府和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充分利用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的机会窗口期,以国家级城市群区域为重点,在着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形成发展新动能。

从企业角度看,疫情对于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新兴产业的影响。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对企业复工复产状况调研结果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力输入大省的制造业500强企业平均复工复产率低于整体水平;新兴产业不同行业受疫情影响也呈现分化特征,在九类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复工复产率最高,而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器等明显低于平均水平等。

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进一步强化其在支撑我国疫后经济快速复苏中的引领作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将进一步凸显在新兴产业中的先锋作用,智能制造将按下“快进键”。

为了有效化“疫”为翼,国家尽快出台疫后产业振兴专项行动计划,在加快推进我国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提质扩容中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同时,抢占全球医疗器械及相关机器人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和控制权。

对于疫情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的影响明显大于科技型企业,对中小微企业冲击明显大于大企业的情况,预示着疫后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一是智能化改造将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不二选择;二是柔性化生产将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法宝,同时催生对5G网络基础设施的更大需求和更高要求。顺应疫后企业发展新趋势,我们应鼓励企业在重构供应链生态中形成发展新动能,帮扶中小企业提高智能化水平和加速智能化改造中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行业性、区域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帮扶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有机结合,抓住中小企业疫后“上云”意愿增强的契机,加快推进“万企上云”计划,总结推广数字化赋能标杆中小企业实践案例,示范带动更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大学经贸学院教授、博导)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疫情 企业 培育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