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解读汉代私印

2020年06月12日 15:12 | 作者:杨勇 | 来源:美术报
分享到: 

汉印之所以成为后世篆刻艺术的典范,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体现了儒家所倡导的庄重典雅、醇和古朴的审美理想,这种审美理想也是中国两千年来的主流审美意识。汉代私印以白文印为主体,白文私印以匀满平正为基本风格特征。汉印中千变万化的创作手法构成了汉印创作的程式,不仅显示了汉印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而且对后世篆刻艺术具有典范意义,并成为篆刻艺术赖以发展的基石和支柱。

就汉代私印而言,为了适应印面布局的需要,往往会对印文的笔画进行增加或减省。增加笔画的情况比较少,主要是“丁”“山”等笔画极少的字,如“丁苍之印”“长孙山都”等。笔画的减省是汉印文字中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左子豫印”中的“豫”字,“薛就私印”中的“薛”字,笔画减省到极致,但并不妨碍释读。汉印文字的简化,往往通过减省笔画和简化笔意两种方式来实现的。如“张君宪印”中的“宪”字(“心”部被压缩到极致)、“王子辩印”中的“辩”字、“李赢私印”中的“赢”字,都是通过减省笔画和简化笔意的手法,将印文的某个部分压缩到极小的空间内。汉印中有些印文笔画较多,有时会采用直接省略某一组部件的方式,如“高庆私印”中的“庆”字省去了“心”部,“公孙庆印”中的“庆”字则省去了“攵”部。当然,我们在创作时不可妄为减省,最好能在古文字资料中找到依据。与减省偏旁部件相对应的是,汉印文字中还有重叠某一偏旁部件的现象,如“范贰”中的“贰”字、“宜士祭尊”中的“宜”字,这些现象比较少见,算是汉印文字中的特例。

汉印中有很多令人击节叹赏的杰作,在印面的处理上通过高超的手段营造出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汉印的博雅和蕴藉往往由此产生。虽然汉印并不缺乏机巧,但汉印最为可贵的品质是简洁大方,是不事雕琢的平实之美。如“冯贺之印”“马忠之印”等印就体现出一种平实无华的美。

汉私印的材质除了铜印,还有玉印。今传世汉玉印约有五百方左右,只有“皇后之玺”和西汉早期的“淮阳王玺”两印为官印,其他均为私印。玉印质地坚硬,不易刻出粗线条,所以很少有满白文,也不宜于刻朱文印。玉印线条大都细挺刚健,起收笔处多为方起方收。而行笔则婀娜婉转,表现出与铜印异趣的特殊风韵。加之玉印不易腐蚀和磨损,两千多年前的玉印流传至今仍字口如新。玉质私印中有大量经典之作,如“刘疵”“魏嫽”“寿佗”“任强”等白文玉印,制作工艺精湛,文字婉转遒劲,结字整饬而体态灵动,均为玉印中的佳构。

编辑:杨岚

关键词:汉印 私印 笔画 汉代 减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