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2014十大公益新闻事件发布

2015年02月10日 14:59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原标题:2014十大公益新闻事件发布

  在众多的公益慈善事件中,哪些在2014年最为公众关注,并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在2015年依然关注?

  2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上,发布了2014十大公益新闻事件。这些新闻事件是年会主办方在网络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业界、专家、媒体等意见最终推选而出。

  此次中国公益新闻年会由公益时报社与腾讯公益基金会等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年会上还发布了“影响·2014中国公益100人”,揭晓了“2014年度传媒公益推动力奖”和“年度优秀公益记者”,其中本报记者被评为“年度优秀公益记者”。

  政策法规

  ■新闻事件:

  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

  ■背景解读:2014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确定了鼓励和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意见》肯定了慈善组织在慈善事业中的重要性,要求大力发展各类慈善组织,规范慈善组织行为、确保慈善活动公开透明,为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出台的指导、规范和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层声音

  ■新闻事件: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要把慈善事业做成“透明口袋”

  ■背景解读: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引导慈善组织依法依规募捐,严格规范使用捐赠款物,及时公开项目运作、款物募集及使用等情况。加强监管,依法查处违规募捐、违约使用捐赠款物、无正当理由拒不兑现捐赠承诺等行为。增强慈善组织公信力,把慈善事业做成人人信任的“透明口袋”。慈善业界认为,这是2014年政府部门领导就公益慈善事业发出的最强音。

  立法推进

  ■新闻事件:

  立法部门与民间各方共同推进《慈善法》立法工作

  ■背景解读: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秀榕率调研组在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开展慈善事业法立法调研。陈秀榕表示,《慈善法》立法工作有望2015年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议程。2014年12月底,有5部慈善法民间建议稿同时公布。它们分别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等6家机构提交。2014年里的种种迹象表明,已提出十年的慈善法立法工作呈现出立法部门与多方共同加速推进的趋势。

  公众参与

  ■新闻事件: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冰桶挑战”活动,推进公益众筹

  ■背景解读:2014年8月,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公益游戏传至中国。该游戏呼吁公众关注ALS(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简称,俗称“渐冻人”)。一时间,从IT界、演艺界、地产界、公益界到普通公众纷纷参与“冰桶挑战”,活动迅速发酵。新浪微公益与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借势发起以唤起对罕见病更多社会关注的“一起‘冻’起来”微公益项目,不到半个月就募得800余万元善款。该活动显示,公众对公益的参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活力。

  大额捐赠

  ■新闻事件:

  马云、蔡崇信宣布成立公益信托基金

  ■背景解读:2014年4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的两位创始人马云和蔡崇信宣布,将会成立个人公益信托基金。该基金来源于两人在阿里巴巴集团拥有的期权,总体规模为阿里集团总股本的2%。按照阿里巴巴招股价计算,马云为该基金会捐赠的股权金额约为145亿元,这是2014年我国公益慈善领域得到承诺的最大一笔公益捐赠。

  舆论监督

  ■新闻事件:

  多家公益组织被周筱赟等质疑

  ■背景解读:2014年,媒体人周筱赟先后质疑李亚鹏发起的嫣然天使基金存黑幕、“天使妈妈”涉嫌违规、违法。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也对此先后进行了核查,并向社会公布了核查结果。这一事件表明,公益慈善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监督,这种监督除了网络发声这一途径之外,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走法律途径实现诉求等理性手段也被熟练运用。社会与行业、政府在监督上的良性互动将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行业发展

  ■新闻事件:

  禾邻社诉讼案推动公益行业知识产权维护

  ■背景解读:2014年10月23日,上海社会组织禾邻社诉万科公益基金会《全民植物地图》著作权侵权案宣判,案件以禾邻社胜诉暂时落下帷幕。这是公益行业第一起知识产权保护案的判决。同样在2014年,还发生了“爱稀客”质疑某基金会抄袭“蓝唇挑战”事件。这些案例都引起了公益慈善行业对公益项目创新与保护的深思。

  救灾赈灾

  ■新闻事件:

  鲁甸地震社会组织参与救援更加有序

  ■背景解读: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地震发生后24小时内,已有17家基金会启动应急预案,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8月6日,云南省民政厅在救灾应急指挥部下设“社会组织参与救灾协调服务组”,同时建立“云南鲁甸地震社会组织救援服务平台”。鲁甸地震的救援工作表明,社会组织融入国家救灾体系的速度明显加快,公益组织参与灾害救援更加理性。

  公益诉讼

  ■新闻事件:

  新《环保法》明确环境公益诉讼资格

  ■背景解读: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保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这意味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环境公益诉讼主体得到明确:符合新法规定的在市级以上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5年以上的社会组织,均可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最高法就此出台了相关司法解释,环境公益诉讼的门槛被大大降低,环境公益诉讼的春天正在到来。

  社会工作

  ■新闻事件:

  社工价值得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肯定

  ■背景解读: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办法》鼓励单位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设立帮扶项目、创办服务机构、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社会救助。《办法》明确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发挥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和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这表明社会工作的价值得到了法律的肯定,必将鼓励社工行业加速发展。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公益慈善事业 2014十大公益新闻事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