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陈明钰: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梦想

2014年02月10日 15:41 | 作者:王世锋 | 来源:中国政协传媒网
分享到: 

  一条热线,温暖千万人心

  拿到毕业证书后,他仍是四处打工:去辅导班代课教法律,到律师事务所帮人打官司。在和老乡、工友交往中,时常听到不签定劳动合同、拖欠工资、超负荷加班等一些务工人员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他作为一名进城务工青年,完全理解打工创业的艰辛和困难,于是萌生了为打工的兄弟姐妹们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的想法。直到现在,他仍然清楚地记得,2000年10月23日,当地一家媒体刊发了头版报《小陈热线开通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时刻。至今让他难忘的是,第一个打进热线的不是寻求帮助,而是来道谢的。那是一个卖报纸的工友,看到报上登的消息后立刻打来电话说:“咱打工的也有自己的热线了,我谢谢你!”当天热线电话一直持续到深夜,陈明钰认真作了记录:共接听了31个电话,其中咨询工资的21个,工伤的3个,非法拘禁、殴打的1个,伤害赔偿的3个,退亲要不回彩礼的1个,其他咨询的2个。

  “其实一开始,只是抱着单纯的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的想法,希望能更多地认识人,结交一些朋友,更自私的想法是,可以借着他们咨询的法律问题,逼自己去学习法律知识。”陈明钰说,有时候打进电话咨询的问题他也不懂,得自己先翻翻书,请教其他人后再给答复。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他将一天分成了3块:三分之一时间打工维持生计,三分之一时间休息学习,三分之一时间接受电话咨询。他的行为,惹恼了一些老板、包工头,不止一次有人打电话挖苦:“你小子吃饱了撑的?”更有甚者公然威胁:“你再管闲事,当心把小命儿废了!”他总是不愠不火地摆事实、讲道理、说法律,从未在恐吓面前退缩。

  十几年来,他累计接到全国各地打来的热线电话近7万个,回复来信和电子邮件3450多封,书写诉状等法律文书 份,帮助出庭应诉324起,举办法律讲座657多场,帮助讨回工资1.7亿元。

  2002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劳动争议处理研讨会”上,他提出的“为打工人员维权形成一个全国性网络”的建议得到与会者支持;2003年,在澳门举办的“亚太地区工人教育工作坊”,特邀陈明钰到会介绍经验;2004年2月,团中央派相关领导到“小陈热线”视察;2005年4月获得全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青年称号;9月12日,陈明钰先进事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场报告,随后赴郑州、上海、广东、深圳、重庆等地巡回报告,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数以万计的听众。

  一支团队,成就万千梦想

  陈明钰在跟外来务工人员接触中发现,他们都是抱着梦想来到城市,尽管梦想有大有小。“他们来到青岛这个城市,有很多需要补的课,没有亲人朋友,需要倾诉,不知道这个城市哪里好玩,等等。我们想的是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融入这个城市,去实现他们的梦想,比如有人想去和海豚亲密接触,有人则想有一个摊位自己创业当老板。”陈明钰说。他希望做一个实现梦想分享梦想的平台,让新市民在这里找到快乐,因为对于很多刚来青岛这个城市的外来务工者来说,找到归属感很重要。“就是找一些普通人来谈自己来到这个城市的经历,可以作为别人的榜样,不一定是什么名人励志故事,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为劳动模范。”而帮助更多农民工融入这个城市,找到合适的岗位、找到自己的幸福,这正是陈明钰努力的方向。

  2006年,在青岛市南区委、区政府积极支持下,陈明钰成立了“新市民之家”。在他的感召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这个大家庭,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律师、记者、热心社会青年以及大学生志愿者的团队。“新市民之家”本着“真正的为新市民办实事、解决难事并做好事”宗旨,专门为流动人口提供职业培训、法律援助、职业信息中介等免费服务,特别是为帮助新市民熟悉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并享受城市生活,在设立维权服务中心、学习教育中心、信息交流中心之外,还设立了文化活动中心、交友联谊中心,组织新市民在业余时间参加他们喜欢的形式各样的文艺、联谊活动。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新市民把孩子带到城市上学,孩子成为新市民之家关注的另一重点。这是因为,与父辈不同,孩子不太可能回到农村去了,只有有了在城市生活的能力,他们长大后才不会被边缘化,不至于既回不到农村、又融不入城市。考虑到很多新市民收入不高,给孩子请家教有困难,新市民之家开设了周末免费课堂。每学期,都会有200多名孩子,来学习作文、英语、素描、剪纸等10多门课程。

  2007年,在城阳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又在流亭街道成立了“新市民家园”、在棘洪滩街道成立了“青大一家人”两个同类性质的综合服务性公益机构,进一步扩大了服务新市民的范围。

  9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实地视察“新市民之家”图书室,详细询问了陈明钰有关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情况。他赞扬说,通过设立“新市民之家”,使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生活,这个做法很好,并亲切嘱托 “‘新市民之家’的报刊要注重实用技术,要提供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相关读物,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今后出版社可以直接提供优惠的图书,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他当场表态,新闻出版总署今后将定期为“新市民之家”免费提供各类读物,帮助其充实和更新阅读资源。最后,他又欣然命笔“读书成才,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寄望于陈明钰和他的“新市民之家”团队。

  2011年4月21日,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在山东调研期间,专程赴青岛城阳区流亭街道新市民家园,认真倾听陈明钰讲述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打工者变为外来务工青年的维权者,以及如何在团组织的帮助下创建新市民家园的历程。陆昊高度评价了陈明钰和他的团队:“这里给我们共青团干部上了一堂非常鲜明、生动的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课,团组织根本的生命力就在广大青年当中,载体就要靠基层,你们全部的探索都证明了这一点,并因此找到了我们的组织存在的价值。”

  2012年“五四”前夕,团中央书记处相关领导专门给陈明钰回信,对他和他的团队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编辑:罗韦

1 2 3

关键词:陈明钰 青岛市 市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