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论文件>理论头条理论头条

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化的推进路径

2014年03月27日 08:41 | 作者:郑慧 陈新 |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协商的操作机制

  基层民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离不开宏观层面的理论和制度定位,离不开中观层面的政治组织和政治生态结构的支持,也离不开微观层面的具体技术和操作机制。只有健全和完善具体的实践和操作机制,才能使基层民主协商真正落到实处。过分强调民主制度的重要意义和特定民主制度的优越性,而忽视民主机制的健全和创新,则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民主虚无主义。基层民主协商的制度化发展,离不开具体的参与机制、协商机制和反馈机制。

  首先,完善基层民主协商的参与机制。近年来,尽管基层民主协商在有序推进,但参与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一、参与者的选拔机制。如何解决参与的代表性和参与能力的问题,一直是参与机制面临的核心问题。在参与者的选拔上,既要保证参与的代表性,又要避免将一些与协商内容不相关的人选拔到协商会议中来。这就需要在参与者的选拔过程中进行地域、行业、能力等要素的区分,根据每次协商内容的不同,广泛而科学地选拔参与者,保证协商者的积极性和协商的质量。第二、参与者的培训机制。参与者来自各行各业,并非都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组织参与者有必要组织好培训工作,从而保证民主协商的成果。第三、参与者的规范机制。权利总是与责任相伴随,公民履行参与民主协商的权利,也要承担相应的民主协商责任。这就要通过相关的规定,使公民有序参与民主协商,避免非理性的无序参与民主协商。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基层 民主协商 协商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