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为中国文学担当,为传统文化建言

2014年04月22日 08:54 | 作者:邹海伟 顾意亮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

  赵丽宏多年来极为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他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份信念,要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滋养中国人的精神养料。他多年来在全国政协大会上递交的提案多与文化有关,如设立中国的世界文学奖、提倡全民阅读、建立巴金纪念馆、保护支持纯文学刊物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他坚持多年呼吁把中华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

  早在1988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政协大会的赵丽宏提交了一份提案。在提案中,这位年轻委员以其敏锐的眼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提出了重视中华传统节日,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纳入法定假日的建议。

  当时,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初衷,是感到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淡漠,特别是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对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却不了解、不关心。因此,他建议将中秋节和清明节列为法定节假日,以此来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唤起国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热情和自豪。尽管当时有不少委员和政府部门人士认为这个提案非常有意义,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立竿见影”。

  赵丽宏并没有就此放弃,数十年来,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在文化界的影响力,锲而不舍地自觉传播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他眼里,阖家团圆的中秋节、缅怀故人的清明节、食粽悬艾纪念诗人的端午节、乃至敬老爱老的重阳节等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饱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道德内涵,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节日,让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树立民族自豪感,在赵丽宏看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此后的十多年间,陆陆续续有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将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的类似建议,可谓“英雄所见略同”。赵丽宏认为,这些代表和委员的建议代表的是更多的人,反映的是社情民意。

  于是,从2003年开始,在赵丽宏每年提交全国政协大会的提案中,总少不了建议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放假的这样一份内容几近相同的提案。在这些提案中,赵丽宏执着地陈述着他的理由:把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并放假一天,首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亲情融洽、家庭和睦。其次,民间希望传统节日放假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传统节日放假是顺应民意之举。而且,他认为此举还有利于弘扬、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终于,2007年年底,国务院发布消息,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千呼万唤始出来。”赵丽宏深感兴奋和欣慰。

  “作为政协委员,我自己谈不上做了多少大事,唯有恒心和毅力吧。”赵丽宏说。

  因为有恒心和毅力,才有为中华传统节日和中国书法艺术的鼓与呼。

  2003年在韩国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韩国一家博物馆的馆长公开宣称“王羲之的《兰亭序》是用韩国的高丽纸写的”;2005年举办的国际现代书法双年展上,一位韩国教授提出:应当废除中国的“书法”、日本的“书道”等名称,全东亚都统一为韩国的“书艺”,以对应西方“Calligraphy”的词义。这让赵丽宏感到,中国应该更好地保护和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

  2008年,赵丽宏提交提案,建议将中国书法艺术向联合国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文化部成立中国书法申遗专家课题组,课题组可由书法专家、历史文化学者组成,从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艺术特色,以及其在中国当下生活中的影响着手,准备申报材料,尽快进入申报程序。在各方努力下,当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中国书法”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9月30日,“中国书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正式被确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担当

  是一份社会责任

  对于传统文化,赵丽宏更多的是言;对于当代文学,赵丽宏更多的是行。

  他的人生,是与文学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文学之路起步于阅读,早在少年时代,赵丽宏就是酷爱读书的“书虫”。博览群书使他在无形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学识,他也从此深深地喜欢上了文学。

  在中学毕业回到故乡崇明插队落户的漫长岁月中,在艰苦的劳动和生活环境里,他随身带来的几本书籍成了他忠实的伙伴和心灵的慰藉。坚持读书更给他的命运带来转机,使他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顺利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爱好文学的他选择进入中文系就读。毕业后,怀揣着文学梦,他来到《萌芽》杂志社作了一名文学编辑。在“为他人作嫁衣”的同时,不辍笔耕的他很快在文坛崭露头脚,数年后成为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并因其文学成就在30多岁时跻身全国政协委员行列。

  赵丽宏从事文学创作已逾40年,出版的著作多达70余部,他的作品曾经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去年又获得世界著名文学奖“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钥匙奖”。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意、俄、日、韩等多国文字出版。他的诗文,正在被世界各地越来越多不同肤色的人们阅读和欣赏。他的许多作品还被收入教材,《山雨》、《顶碗少年》、《与象共舞》、《望月》等被选入全国各地和香港、新加坡的大中小学语文课本。接掌《上海文学》十多年来,赵丽宏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并倾力培养新生代作家群体。而面对商业社会对纯文学的极大冲击,他多次呼吁加大对纯文学刊物的扶持和保护。

  赵丽宏不仅是一位情怀浪漫的诗人,也是一位文采飞扬的散文家。他把自己的理想和憧憬,通过独具个性的文字,不断地向世界表达着,他的许多作品,语言朴素,叙事简洁,情感真挚,却又清新悠长。而从赵丽宏的作品中,不论诗歌还是散文,不仅可以发现他对文学艺术的执着、陶醉和欣赏,更加发人深省的是文字中透出的宁静、坦诚、真切与淳朴。或许,在他看来,在现代社会众多的欲望面前,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保持宝贵的纯真和良知,该是文人所担当的又一社会责任吧。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赵丽宏 中国 方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