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今日头条今日头条

全国工商联出版《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用数据、案例与分析说明——

履行社会责任 日益庞大的民企群体不是“旁观者”

大额捐赠正逐步成为民企捐赠常态,2008至2012年民企累计慈善捐赠达1389亿

2014年06月20日 08:09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企业家奋斗的最终目的,不是货币可以衡量的财富,而是理想、梦想以及对于社会的正面促进作用。”在4月的一次“腾讯思享会”上,北京大学国家经济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如是说。

  日前,全国工商联在多年调研、统计的基础之上,编制出版了第一份《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那些关乎“企业家的理想、梦想以及社会的正面促进作用”展现在这份报告之中,从不同的角度还原真实的民企;用数据、案例与分析说明,日益庞大的民企群体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建设者、担当者。

  此报告收集到最早的素材是在1994年,而联合国正式启动“全球契约”计划是在2000年。200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启动了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的制定工作,全球约1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400多名专家参与该标准的制定工作。

  从时间上看,中国民企履行社会责任有记录的历史并不落后于国际社会,虽然那时的中国民企才刚成为第一拨率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其“年龄”大多只有10岁左右。

  “在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中国民企仅用了30多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理念转变和跨越式发展,正在赶超西方企业近百年的历程与成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在《报告》序言中写道。

  ■■发展后劲十足潜力不可限量

  《报告》将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企业的基本责任,包括创造利润、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经济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二是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包括了道义(伦理)责任、公益慈善责任等。

  根据这两个层次,《报告》把民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经济责任主导阶段(1978年~1992年)、社会责任整合阶段(1992年~2002年)、社会责任规范阶段(2002年至今)。

  这三个阶段其实也是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加强、履行社会责任意识逐渐觉醒、不断接受国际化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阶段。民企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边缘到主流,展现出了一条曲折而复杂的,却又一直在上行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民营企业的动机来自企业家的认识和市场生存意识,完全是企业内生动力,后劲十足。民营企业虽没有国企财力雄厚,经验丰富,但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潜力不可限量。

  它鲜明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经济责任是民菅企业全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前提。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1994年~2013年,我国私营企业从43万户增长到了1254万户, 2012年底的数据显示,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已经达到15.3万亿元,总产值已经达到25.2万亿元,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的增加值累计增速达到14.6%,高于全部工业企业10%的平均增速。

  其二,“以人为本”理念成为民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客户价值的核心理念。

  截至目前,在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的全国民营企业“关爱员工、实现双赢”、“双爱双评”评选表彰活动中,评选出优秀民营企业家915名,全国“双爱双评”先进民营企业工会902个。以民营企业500强为例,2008年~2012年,通过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数量一直保持在400家以上,虽然2011年出现了小幅下滑,但从整体看,占民营企业500强的比例仍然保持在85%以上。2007年~2012年,采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的企业数量从149家上升到236家,占民营企业500强的比重从29.8%上升到47.2%。

  其三,企业家是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水平的内在决定因素。履行社会责任较好的民营企业家往往着力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企业的核心文化,形成上行下效的良好互动。

编辑:付鹏

01 02

关键词: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履行 企业 民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