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戴秀英:奉献西部无悔人生

2014年09月02日 08:40 | 作者:汪俞佳 范文杰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一份行动,让失能老人安享晚年

  2013年3月,在全国两会驻地房间里,戴秀英同记者分享她身边的“老人”故事。那一年,她眼里饱含的泪水和3件养老提案让人记忆深刻。今年3月,依旧是繁忙的全国两会,戴秀英的提案再次聚焦养老问题。

  据统计,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其中失能老人的总数已超过3700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700万人。“失能老人的数字增长太快了。”戴秀英的语气有些急促,这些数据,如同一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

  “失能老人该去哪里养老?他们怎样安享晚年?许多失能老人的日间照料主要压在家庭成员身上,不少护理员就是自己的老伴。一些高龄‘空巢老人’尽管没有卧床,但已无力照顾自己的起居生活,他们往往苦撑着,或是靠邻居的帮助生活。”诉说时,戴秀英的声音有点微微发颤,“失能老人的护理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把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培训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今年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尽快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难的几点建议》的提案。

  光动嘴皮子还不行,为加快推进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2013年,戴秀英专门召集了多位已退休的医院护士长,对宁夏93家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方面的培训。“目前共举办了5期,参加人员既有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养老护理人员,也有部分下岗工人,前前后后共500多人,超过90%的人持证上岗了。”更让戴秀英欣慰的是,培训不仅提高了养老机构的老年护理水平,还帮助了部分下岗工人就业,一举两得。

  如今,她又开始着手编写两本书———《老年保健知识和养老护理365问》和《慢性病防治200问》。“时间紧迫,基本上休息日都搭上了,我只希望老年朋友们能尽快学会一些基础的护理知识,照顾好自己。”

  一种执着,为“看病难”奔走呼吁

  “乡镇卫生院本来应该是农民看病最方便最经济的地方,如今却困难重重,希望相关部门重视,一定要管。”2014年,除了为养老发声,戴秀英又一次递上缓解贫困地区农民看病难的提案。

  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进行调研,是戴秀英一贯的工作习惯。几十年下来,她自己也记不清走访了多少家医院,发放过多少份问卷。2013年,戴秀英曾专门到宁夏西吉县调研,全县53万人口,只有25个乡镇卫生院。“那里的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设备严重缺乏,1/3没有配置X光机,2/3没有B超和心电图。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很差,多家卫生院至今还有危房……”戴秀英心里不是滋味。她认为,要使乡镇卫生院成为老百姓就医的首选,就要全面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为农民全面提供与其定位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没有好的制度,乡村医生怎么会愿意留在乡村?”戴秀英建议,国家应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确保2015年为基层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都有全科医生的目标。同时提高贫困县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待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他们“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下”,担负起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守门人。

  其实,自2003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以来,戴秀英一直为缓解“看病难”四处奔波——《政府加大对卫生总费投入,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建议》、《关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建议》、《关于“村村建立公益性卫生室”,缓解农民“看病难”的建议》、《关于合理解决乡村医生待遇的建议》……她提交的一系列提案,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为推动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来过西部的人,不会有这些感恩和成长,不会有这些情谊与体验。”戴秀英感叹。时光流逝,如今,戴秀英已步入60岁,但她依旧精力旺盛。她说,不管自己身在何处,一定要坚定信念不动摇,履行职能不懈怠,加强自身修养做表率,而这些,都源于她最初的信念———奉献西部。

  戴秀英委员简介

  戴秀英,女,回族,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农工党宁夏区委主委。宁夏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医学临床、教学、科研研究30余年,从事医院和高校管理工作20余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先进个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抗击‘非典’优秀党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抗震救灾优秀党员”、“全国少关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编《现代领导干部心理健康导读》等专著14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7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戴秀英 养老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