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云南鲁甸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后需求调研报告》在京发布

灾后重建,鲁甸最需要什么?

2014年09月16日 09:33 | 作者:舒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已经在临时活动板房学校里开始学习和生活

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已经在临时活动板房学校里开始学习和生活

 

  9月11日,北京。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鲁甸地震灾后重建社会组织应对研讨会”在此间举行。

  会上,来自中国地震局、国家减灾中心、云南省民政厅以及多家公益机构的代表和相关科研机构的学者汇聚一堂,围绕鲁甸地震灾后重建进行商讨。

  当天的会议还发布了《云南鲁甸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后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揭示了鲁甸灾后重建中受灾群众的紧迫需求和期望。

  该报告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委托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完成。报告从受灾群众震后基本需求、灾后重建理论与国内外经验、灾后恢复重建与全面振兴建议等7个方面阐释了鲁甸地震的全貌,并对今后社会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了建议,也为政府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能住上更坚实的住房

  调研发现,灾区百姓最关心的是安全适用住房重建问题,占90.5%的受访受灾群众希望灾后住上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的住房。

  “重建住房主要面临几个困难。”鲁甸县龙头山镇翠屏村麻窝荡村民小组长戚正雄分析说:“一是建筑材料运输费用高。山区本身基本没有砖石、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生产供应,从外面运到山中后,还有人工搬运的环节,材料成本剧增;二是建筑工具及车辆调度困难。灾后如果大家都赶进度快速重建,则会加剧这一矛盾;三是人力成本高,许多村民想自己动手建,但需要政府指导和技术培训;四是资金缺乏,靠村民自筹基本不可能做到。”

  调研报告认为,如果考虑每户80平方米的重建面积,以每平方米1500元的建筑成本计算,每户成本为12万元。这一成本尚未包括挡土墙建设等环境治理和灾害防护成本,却已经远超出普通村民的经济能力可承受范围。

  与此同时,鲁甸县2012年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4亿元,仅靠其自身财力无力承担地震灾民及避灾移民的重建成本。这也就意味着当地灾后重建住房需要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慈善机构的帮助。

  困难群体心理健康需要特别关注

  调研发现,受灾人口中有相当部分人经常出现担忧、焦虑等心理不适现象,贫困和损失严重的受灾人口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

  重大突发灾难常常会给受害者带来较大的压力和心理创伤,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无论是生理上的伤病还是心理健康状况,老年人、妇女和贫困人口都处于最不利的境地。因此,在各种灾后救助工作中,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和贫困人口的照顾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报告认为,尽管受伤人员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高,但对受灾家庭而言,劳动力人口的伤残及其劳动能力的损失必将对家庭经济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此种情况在农村家庭中更为严重。鉴于此,为伤残人员开展积极的康复支持,为其寻找新的就业途径或提供有效的保障,将会产生较明显的积极效果。

  次生灾害的风险仍需防范

  调研发现,虽然有86.6%的受访受灾群众认为过渡安置阶段的帐篷、日用品等基本能满足受灾群众的日常所需。但是,余震、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依然令受灾群众提心吊胆。

  鲁甸地震灾区具有地质脆弱性、建筑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区脆弱性。鲁甸地震灾区人口密度大,地质结构又是云南省地质灾害发育和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质脆弱性严重。建筑结构主要以土木、砖木结构为主,多种建筑结构混杂,房屋抗震能力弱,建筑脆弱性强。地震灾区主要以山区为主,人口分散依山而居的情况普遍,社区半径大,较少集中的社区活动,社区脆弱性强。

  本次受灾区域正处地质断裂带,为地震常发地区,社区层面的灾害管理以及响应机制依旧脆弱。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房屋重建加固的技术和抗震强度、减防灾教育、社区应急系统、社区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建立。

  同时,受灾人口担心现在和将来的居住点发生余震、泥石流、塌方以及其他次生灾害,而社区受灾居民又不具备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这会使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这一点也需要在灾后重建的工作中予以注意。

  就业创业需求较高

  地震灾害发生后,鲁甸当地的青壮年都纷纷赶回家园参与救灾及重建。

  鲁甸县龙头山镇龙井村的黄寿斌在地震的第二天就从内蒙古的建筑工地上赶回家乡。“家里平时种植农作物,一年的收入才两三千元,自己在外做建筑工人,每月工资就有六七千元。但是家里受了灾,老人要照顾,也没有人去种地。”黄寿斌说所以他打算留下来重建家园。

  但黄寿斌却和许多从外地赶回重建家园的青壮年面临一个同样的难题。“我发现其他地方有企业、有工厂,能够打工挣钱,但本地很少有企业。”黄寿斌希望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最好能引进点项目。他说:“我们这地方虽然穷,但我喜欢这儿。”

  像黄寿斌这样的年轻人,有着外出打工的经历和相关的劳动技能,在地震之后由于担心家人生活,回乡创业的愿望尤为强烈。但就目前鲁甸灾区县域范围内的劳动力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全县尚有富余劳动力16万人左右。

  调研发现,大部分受灾群众虽然向往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但是留在家乡重建家园的意愿特别明显,尤其是外出返乡救灾的青壮年。接受采访的受灾群众中,愿意留乡务农和创业的比例占到总受访人数的61.5%。

  同时调研也发现,灾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贫困并存,县域吸纳就业能力不强,外出打工人口多,这是鲁甸灾区要面对的现状。

  报告认为,根据受灾群众意见,在灾后重建中应该按照“就近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创造社区就业机会,为返乡人群提供社区就业的机会,是全面振兴鲁甸灾区经济的首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就业在汶川地震和雅安地震之后,已经有不少公益组织在灾区做出了有益的、成功的尝试。

  灾后重建应与扶贫相结合

  根据灾后重建需求评估报告的结果,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王军表示,该基金会将把灾后重建与扶贫相结合起来进行。

  “利用灾后重建机会,促进灾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和规模化经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市场参与能力,将成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方向。”王军说。

  据介绍,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玉树地震再到2013年的芦山地震,中国扶贫基金会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已经累积了6年的经验,针对鲁甸地震,中国扶贫基金会结合多年地震灾害重建经验,提出以人为本,建设韧性社区的重建思路,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重建工作。

  “一是帮助受灾群众加固或重建住房,让他们尽快有个坚固、舒适的住所;二是发展经济,组建或提升农民合作社,提高受灾群众市场应对风险、参与竞争的能力。”王军介绍说:“三是抗击灾害,提升灾损社区的抗灾能力,鼓励社区自发组织灾害救援网络,提高自救的能力;四是保护与发展,与村民一起,分析自身村庄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发展资源,制定保护、开发的规划,做到发展与保护双赢,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政府对于公益组织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应该做好协调工作。建议公益组织参与重建工作要积极主动与政府规划衔接;加强横向沟通与协调。”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建议:“灾后重建很难一蹴而就,应有3到5年的准备;鲁甸地区贫困面大,呼吁社会组织在受灾群众建房方面给予更多实实在在地帮助,引导受灾群众理性把握建房节奏,以免价格抬高,增加灾区民众成本。”此外,刘文奎还建议要注意发挥当地的资源和力量,注重社区自救组织能力、建立社区防灾能力。

 

编辑:曾珂

关键词:鲁甸 鲁甸地震 灾后重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