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两会评论 两会评论

减少委员发言鲜货版损耗 能否让大数据为政协履职插上翅膀

2015年03月04日 23:01 | 作者:廉维亮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政协大会小组讨论,委员们精彩的发言要整理成200字的简报摘要,再通过大会简报将这些真知灼见传递给其他不在现场的其他委员。200字凝练地概括了委员发言的精华,是干货,言简意赅、条理清晰,但是笔者认为,丢弃掉的“边角料”里其实也含纳着丰富的信息、思考、态度,甚至是情感。

  政协大会的丰富素材能否也既能严格按照流程制作生产干货版本,又能借助新科技技术生产出声情并茂、最低限度减少信息损耗的鲜货版本呢?这个可能需要有关方面在章程制度下研究创新方法,但是从近年来的两会看,新技术手段全面服务大会已经是大势所趋。

  今年,为使提交大会的提案、大会发言更加信息丰富、便于采纳,九三学社中央专门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签订战略平台,利用大数据研究平台,分析社会热点和民生关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社会热点,找准问题切入点,更加精准地分析问题,提出相应的提案。笔者认为这种探索值得研究推广。

  去年国庆前后,笔者参加了全国政协办公厅与书画室、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等联合的“大数据下的中国书画艺术发展”调研,与相关业内人士进行了初步交流,得到的启迪是在云计算支撑下的大数据对于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变革意义,能否让大数据为政协大会以及日程工作,为委员履职提供帮助,让政协的智力资源、人才资源能够数字化、信息化,便于汇总、检索、调取,让数据成为支撑调研视察、会议活动的选题导向和材料支撑,是当下一件很有必要思考的事情。

  政协工作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如果能够将国家权威的统计资源和民众热点关注的问题均通过数字技术转化成为数据,成为丰富政协资源数据库的连接延伸,那么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能力将会大为增强,将会辅助政协更专更精。

  说回小组讨论会场,委员来自祖国各地,各行各业、各族各界的精英汇集,但彼此术业专攻的领域不同,因此在谈到很多具体问题的时候,可能200字的上限不足以阐明一个专业概念,委员对一个问题的语气如何、声调如何、体态如何,都是无法落实到文字上,但又十分重要的细节信息。譬如去年民盟组的娄源功委员在谈到教育问题是就曾专门站起来发言,强烈呼吁国家重视有关问题的解决,但是这些细节是无法落实到简报中去的。

  能否将会场能产生的信息都生成数据,通过同样严格的程序保证数据安全和传播可控,让这些鲜货资源能够成为党政部门制订修订政策的重要参考,政协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调阅资料,政协委员履职工作的重要参考呢?   

  让大数据为政协大会和政协工作插上数据翅膀是否具有可行性?这是一个可以从现在开始着手思考的问题。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大数据 政协履职 干货 小组讨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