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新媒体不会取代旧媒体 委员为旧媒体发声

2015年03月06日 20:24 | 作者:解艳华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鲁景超:新媒体不会取代旧媒体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讯(记者 解艳华) 每年全国两会,除了最受媒体欢迎和热捧的明星委员,最有“存在感”的估计就是全国政协委员鲁景超了,鲁委员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系院长,担任播音老师已经30余年。从她手里毕业的学生不计其数,远的不说,央视当红康辉、赵普、欧阳夏丹都出自她门下,更不必说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台、电视、网站、报纸记者了。

  “一到大会堂,以前毕业的学生都会冲上来叫老师好,这里面有从事传统媒体的,也有从事新媒体的记者。”跟鲁景超聊天的时候,她告诉记者,这两天一直在看央视对两会的采访报道,一方面因为自己是委员要关注时政,还有一层关系就是,参与两会采访的记者是自己的学生。“我为他们自豪,虽然他们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但是他们通过电视解读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问题一点不逊于专业人士。虽然现在大家说新媒体会取代传统媒体,我并不认同,我觉得不管是新旧媒体,重要的是会讲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鲁景超回忆说,她刚上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的时候,大众流行的传媒方式是广播,但到毕业的时候,电视开始兴起,很多人就说,电台肯定会被电视取代。“几十年过去了,电台依旧存在,并没有消失的迹象。”鲁景超说,现在大家都在忧虑新媒体会取代旧媒体,她并不赞成这种说法,在她看来,新媒体的发展,一方面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挑战,但也带来了机遇。

  “最终的结果是,各有特色,谁也不能取代谁,各种媒体完全竞争,只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优势,就能找到自己的生长空间。”

  鲁景超说,自己教授的是播音,所以特别在意如何通过声音和语言传递信息,传播中国故事。“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的背后蕴含的是一种文化。每一种语言都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表达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涵养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因此通过声音、文字、影像传播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对媒体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编辑:孙莉姗

关键词:媒体 鲁景超 新媒体 旧媒体

更多

更多